非洲國家聖多美普林西比在去年底與台灣斷交,也讓台灣的外交處境再次成為話題。在國際上有些國家也和台灣一樣面臨同樣困難,其中最常被提及的國家便是在2008年宣布獨立的科索沃。這個1999年才結束戰爭的國家,不到十年便宣布獨立,儘管鄰國塞爾維亞不斷打壓科索沃的國際空間,使得科國至今仍無法加入聯合國,不過目前他們已獲得113個國家承認。
塞爾維亞高壓統治 科索沃解放軍發起反抗
二戰期間,軸心國佔領了南斯拉夫,科索沃被併入了由義大利所控制的阿爾巴尼亞。戰爭期間,大量塞爾維亞人被阿爾巴尼亞人驅逐出科索沃造成科索沃,造成科索沃90%人口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人。
二戰結束後,科索沃被併入南斯拉夫聯邦下的塞爾維亞統治,當時的狄托(Josip Broz Tito)政權將科索沃設立為塞爾維亞的自治區,讓當地的阿爾巴尼亞人實施地方自治。然而人稱「巴爾幹屠夫」的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šević)上台後鼓吹「大塞爾維亞主義」,實行一連串削弱科索沃地區自治權的行動,並採取高壓統治。
此時,科索沃南方的阿爾巴尼亞陷入內戰狀態,大批的武器和彈藥流入科索沃,使得科索沃解放軍有力量對塞爾維亞軍隊發動攻擊。雙方衝突不斷,北約組織(NATO)也多次介入協調。
軍隊血腥鎮壓反抗勢力 北約組織介入
1999年1月15日,塞爾維亞軍隊進入科索沃的村莊進行屠殺,引發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譴責,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要求軍隊撤出科索沃,但南斯拉夫聯邦不予理會,於是北約開始對塞爾維亞軍隊展開為期78天的轟炸。
隨後為解決衝突,北約組織、塞爾維亞和簽訂協定停火,而安理會則重申應讓科索沃為實質的自治和有效的自我管理,要求塞爾維亞停止一切在科索沃的武力行動,盡快將其軍警撤出。1999年6月12日,聯合國秘書長設立了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代表團,接著代表團又通過《臨時自治政府憲法框架》設立政府、議會和總統。米洛塞維奇則在2001年被捕,隨後被國際戰犯法庭以種族清洗罪起訴。
2008年正式獨立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總理塔奇(Hashim Thaci)在科索沃國會大樓召開特別會議,宣讀《科索沃獨立宣言》。該宣言中指出,科索沃為「民主、世俗、且多元種族」的國家,同時也強調要與包括塞爾維亞在內的鄰國建立良好關係,也提及塞爾維亞的「深厚的歷史、商業、社會連繫」並會努力繼續發展此關係。隨後議會表決通過,科索沃正式宣布獨立,台灣則是最早承認科索沃的國家之一。
儘管在塞爾維亞和俄羅斯的壓力下,科索沃的國際處境艱困,但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承認科索沃,而他們也積極爭取希望有朝一日能加入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