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大革命、馬克思與機器人

2017-02-24 06:50

? 人氣

今年是蘇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一百週年,不過,俄國領導人普京似乎無意為之慶祝。圖為克里姆木宮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1周年的紅場大閱兵。(美聯社)

今年是蘇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一百週年,不過,俄國領導人普京似乎無意為之慶祝。圖為克里姆木宮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1周年的紅場大閱兵。(美聯社)

今年是布爾什維克革命的的一百週年,據說克林姆林宮並沒有打算慶祝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因為1917年的那場革命雖然創建了蘇維埃,但其本質是推翻腐敗的極權政府。現在的普丁總統雖然民意上是選舉出來的,但任何人都知道,他手上權力集中程度比起當年被迫退位的尼古拉二世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真的大肆慶祝革命百年,勢必會在各種媒體和活動裡出現各種歷史回顧,如果「啟發」了不滿的俄羅斯公民們依樣畫葫蘆,那就尷尬了⋯⋯

一百年前領導革命的列寧,扛著的是早在1883年就已經過世的馬克思的大旗,並打造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流派。在接下來超過半個世紀裡,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環繞著幾個大國、牽連無數小國地互相鬥爭,最終在蘇聯解體後,似乎宣告了資本主義的勝利。

也因為這個發展,所以沒有學過經濟學的人,很容易勝者為王地抱持著馬克思理論根本錯誤的想法。但其實馬克思的理論在所有經濟學裡面都是很重要的必讀內容,原因是它點出的「經濟產出的剩餘價值會流向資本、而非勞工」的機械性,本質上是正確的。硬要說的話,就是他沒有預期到由於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生產力在二十世紀快速的提升,因而拉升了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福祉。

皮凱提教授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在兩年多前意外爆紅時,因為書名和內容的關係,許多人將其和馬克思以及社會主義連結。但我猜大多數讀者並沒有看完這本書,因為內容其實是挺硬的經濟理論。

如果光看新聞報導或者摘要,很可能會把這皮凱提教授的理論直接視為馬克思的復活,而讓辯論回到二十世紀那傳統的路線之爭。但這本書是很值得正反雙方都冷靜地讀完的,因為它點出資本要求回報率(r)和世界經濟成長率(g)的根本衝突。

2014117JW-SMG0010-84-皮凱提(Thomas Piketty)專訪-吳逸驊攝150410.JPG
皮凱提所著《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值得一讀。(資料照/吳逸驊攝)

馬克思的時代尚沒有現代金融理論,因此馬克思是純粹以權力鬥爭(或者談判結構)的思考去得到勞工將被壓榨到一無所有的結論。但自1952年馬科維茨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發表以來,金融產業環繞在量化的風險和回報高速發展和成長。那些冷冰冰的理論,以數字取代了十九世紀工廠老闆滿腦肥腸的嘴臉,專業金融投資者躲在數字後面,按照要求回報率(r)配置著資本,從只需要回報1%不到的超低風險美國短期公債,到需要回報8%的公開市場股票,乃至於要求達到30%的早期新創風險資本基金,資本透過各種公開和私人市場,理性而冷酷地在不同要求回報率的資產間移動著,勞工看不到資本的面貌,資本也不再與勞工直接面對面。

然而地球全體人類的經濟產出並不是單純由資本(K)投入決定,除了勞工(L)和生產力(A)以外,人口數、天然資源和天災人禍等,都會影響到每一年全地球人類經濟的總產出。不管以任何方式評估,可見的未來裡,地球的年經濟成長率(g)可能都是2~4%之間。因此,資本主義的金融市場中各種追逐高於2~4%要求回報率的機制,將無可避免導致經濟剩餘越來越向資本手上集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