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曾鼓勵其他地區的漢族人移居新疆,開發當地自然資源,推動民族間的文化融合。這些政策激發了民族衝突,包括2009年的烏魯木齊大規模流血暴力事件。
2017年,新疆當局將一個拘留中心網路與針對維族和哈薩克族的嚴密監控結合起來,作為所謂「人民反恐戰爭」一部分。曾被拘押的人士稱,監禁期間,他們被迫學習普通話,還被要求放棄伊斯蘭教習俗。
美國眾議院去年通過一項法案,旨在制裁負責制定新疆政策的中國官員,某些紡織業組織也提醒服裝品牌,不要從新疆採購原料。
去年12月,新疆自治區政府主席扎克爾(Shohrat Zakir)表示,再教育中心的所有學員已全部「結業」,代表這些設施即將關閉。
墨爾本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中國少數民族政策專家萊博德(James Leibold)說,一系列因素可能導致中國政府決定關閉一些營區、撤回部分警力,例如,官員相信他們已經實現削弱伊斯蘭教影響力的目標。
他確實認為,國際壓力發揮了一定作用,他表示,另一大驅動因素則是建立一個警察國家要耗費的精力和財力。
華盛頓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的研究顯示,2017年新疆的安全支出幾乎翻了一倍,達到人民幣270億元人民幣(約台幣1159億元)。
這筆資金的很大一部分,用於在該區域建造7500多個便民警務亭,以便警方監控當地居民,並迅速動員應對威脅。現在許多警務亭都已經空了,窗戶上貼著紙。
在喀什疏勒縣郊外,少數幾名警察漫不經心地看著村民在主幹道上賣蔬菜和活羊。附近的商店門口依然有加固的金屬條,但曾經無處不在的武警巡邏隊幾乎消失了。
鎮壓最猛烈的時候,年輕維族男性一般不願冒險在天黑後外出,以免碰上無處不在的移動檢查站和例行手機檢查(警察會將行人的智慧型手機插入設備,掃描裏面的文件和應用程式)。隨著維安力量減弱,夜生活復甦了。
和田,這個坐落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偏遠城市以玉石聞名,冬季寒冷的天氣也阻擋不了當地維族男子到新裝修的地下撞球館聚會。他們笑著,抽著煙,一位樂呵呵的漢族老闆幫剛來的人登記身份證號碼。
不過,人們對伊斯蘭信仰的表達,因為當局打壓發生了明顯變化。男性幾乎都不留鬍子,與數年前相比很不一樣。女性大多也不戴頭巾,但有些人還是佩戴了寬鬆的針織帽遮住頭髮。
恐懼似乎依然籠罩著城中的許多居民。當我們問及先前被送往再教育營的當地人是否已經獲釋時,一名在和田服裝店工作的年輕維族女子臉色沉了下來。她轉過身去,說她不知道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