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與所有這些金融鉅子有往來,甚至負責其交易結算,掌握最即時正確的資訊,戴蒙的話不誇張。事後的資料看出,當時這些金融巨擘都面臨現金短少、流動性枯竭的困境,財務長每天都在算流動性還能支撐幾天,高盛與大摩的形容是「資金簡直是奪門而出」。
事實上AIG已因現金枯竭正式向蓋特納「報備」說「我們正準備申請破產」,但作為全球保險龍頭的AIG,手上衍生性交易合約2.7兆美元,其中1兆美元的曝險分布在12家華爾街的主要金融機構,這代表如果AIG倒閉破產,這12家已搖搖欲墜的金融機構也要跟著下水倒閉,無人能想像與承受AIG倒閉的金融災難,美國政府終而動用FED的資產負債表出手援助。
因此,即使FED提早出手挽救雷曼,但整個市場一樣是早已失控下墜,這些不是雷曼破產才引發的。如果救雷曼,後面還跟著一拖拉股要救的投行─大摩、美林、高盛…,很難想像美國政府能一口氣救這麼多家金融機構,總會有放手不救的時點。但第一時間就放手讓雷曼倒閉,其它企業知道FED不會拿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支撐他們,就只有乖乖的自救─美林同意低價被收購、高盛與大摩自願轉型為管制多、獲利較低的銀行控股公司。FED不先放手讓雷曼倒,這些貪婪成性的投行,會如此乖乖就範嗎?
更何況,雷曼已是資不抵債,難救也不能救;它又不像AIG一樣,既掌握龐大的保險合約,加上「大到不能倒」,如倒閉會牽連全球,且AIG在其它國家的業務表現仍佳,才讓FED終究不得不出手援助。衡諸當時整個金融業的情勢,即使對雷曼伸出援手,金融海嘯還是要發生,最多只是少了「雷曼倒閉」這麼一件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