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為什麼民營銀行的服務總是比較好?

2017-03-07 06:10

? 人氣

作者認為,公股銀行受限於作秀過頭的立委們在營運上腹背受敵,在服務上難比民營銀行。(取自 股票明牌臉書)

作者認為,公股銀行受限於作秀過頭的立委們在營運上腹背受敵,在服務上難比民營銀行。(取自 股票明牌臉書)

3月2日財委會開議,提議檢討從2010以來,部分銀行分行需延長營業時間到五點半的規定。此法當初看似便民,施行結果卻成效不彰,亦使這些被強制規定需延長營業的公股行庫每年增加了近千萬的支出。身為一個上班族,銀行營業時間三點半和五點半幾無差別,若要臨櫃辦事都得向公司請假,更何況在延長營業的這段時間無法辦理國內匯兌業務,如果只是要定額提存,許多ATM都有這個功能,若要找據點最多的,當然是在超商設有據點的台新跟中信,如此簡單的市場需求,這些公股銀行真的難以理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過,事實卻非銀行不理解,而是不得不為。公股銀行早在試行一兩年後發現增加營業時間的效果不佳,更增加許多人事成本,但礙於當初立委費鴻泰的提案,而該位立委甚至又在事後指責是公股銀行宣傳不力,但沒辦法,誰叫立委是老大,若不乖乖照辦,下次就找財政部長的麻煩,於是這種浪費公帑的事情就必須繼續試辦到不知何年何月,市佔接近五成的公股銀行,獲利卻佔不到市場四成的份額。

然而,這其中最大的問題是並非公股的營運效率不彰,而是本質上的權責區分不清。立委既非專業經理的角色,卻能在銀行業務上比手畫腳,使得公股銀行無法以市場邏輯運作,其內部又受限於預算法、審計法、採購法等許多規定限制,難以大展拳腳。在民營銀行,業務的營運必須要全體股東交代,做不好就下台。而公股銀行不見向全民交代,反倒總是向這些作秀過頭的立委們低頭,每年千萬的不必要支出卻要從全民的口袋拿出,立委沒有負責,而公股高層也少見有人負責。

沒有業績壓力的公股,在營運上腹背受敵,但自己不爭氣,更難以令人同情。許多民眾也許常有疑問為什麼民營銀行的服務總是比較好,但仔細思考後,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吧!

*作者任職於私人金融機構的研究部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