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是企業的主要資金後盾,其政策對企業營運有重大影響力。如銀行願意履行社會責任、堅守保護環境政策,這股力量,將有效遏止摧殘生態的惡行,促使更多企業走向永續經營。
一月,綠色和平發佈調查報告,揭發滙豐銀行自2012年,透過貸款或發行公司債券,為6家破壞雨林的棕櫚油企業籌資約160億美元(折合約5,000億臺幣),變相縱容他們繼續威脅印尼雨林,和極瀕危的紅毛猩猩。
銀行可以決定為誰提供融資服務,也能根據銀行制定的政策,嚴格審查尋求融資的企業有否有破壞環境的情事。銀行更可在簽約前加入額外條款,要求企業不會破壞環境。
讓人失望的是,滙豐已簽署「赤道原則」(Equator Principles),有一套永續政策,更有章節列明不會「為破壞森林業務融資」,卻繼續為毀林企業籌集資金。
加入「赤道原則」即表示銀行在提供金融服務時,需具有社會責任優先的評估流程,將保護弱勢族群與敏感生態系的責任放在首位。滙豐不但沒有兌現其保護環境的承諾,更違背公眾對環保、人權等社會議題的期待。
近年,公眾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日益提高。銀行業界在擴展業務、提供服務時,加入永續發展的原則,是大勢所趨。
諸如網站「Move Your Money」或「Ethical Consumer」會為消費者提供不同銀行在環保、人權等社會議題的表現實證,協助他們做出更有道德的選擇。還有像是銀行監察組織 BankTrack 這類團體,關注銀行在伐林問題中的角色,以推動銀行發揮保護環境的影響力。
最大銀行之一的滙豐也應該與世界並行,肩負更多社會責任,在經營業務時優先考慮永續發展的原則。而在推動企業改善政策的行動中,我們需要集結公眾力量,讓聲音變得更強大。
借力使力:藉由向銀行施壓,制止企業破壞環境
已有實例證明,這是有效策略。
2015年,綠色和平的支持者一同要求西班牙桑坦德銀行(Santander)改變,促使桑坦德停止借款給毀林的造紙企業「亞太資源集團」(APRIL),三個月後,APRIL便承諾制訂「永續森林管理計劃」。同一年,香港、臺灣與英國同步發起行動,最終促使渣打銀行退出澳洲「卡米爾煤炭開採計劃」,不再為這個危及大堡礁的開發計劃擔任財務顧問。
這兩個成功例子足以說明,公眾意識到銀行對保護環境有一定的責任,而透過向資金來源施壓,能阻止企業破壞環境。
這是迂迴戰術,卻也證明極為有效。公眾都期盼滙豐正視守護雨林訴求,盡快終止向毀林企業借貸。這並不是唯一戰術,在印尼,綠色和平推動當地政府改善現行政策及嚴格執法,同時,要求更多棕櫚油消費品牌與毀林企業劃清界線。
環境工作需要集結各個層面的壓力,讓頑石點頭,推動更多棕櫚油企業承諾「不毀林」,最終,整個棕櫚油產業邁向永續發展。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綠色和平(原文:為何滙豐及其他銀行需負起環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