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為了透過擴大公共建設,帶動經濟成長動能,去年11月通過「國中小老舊校舍改善規劃」,將每年改善老舊校舍經費,由50億元提高至87億元,並將原訂6年的改善期程,3年內執行完畢,沒想到,這項加速老舊校舍拆除的政策,再度引發文資保存爭議,由台灣文化資產學會為首的文資團體,最近行文教育部,呼籲教育部針對民國57年「九年國教」實施時,全國統一興建的「波浪型屋頂」校舍進行緩拆,以保住國人對老舊校舍的歷史回憶。
去年台灣經濟成長動能減緩,經濟成長率一度陷入「保一」危機,當時行政院為了提振經濟,當時祭出了3400億元擴大經濟建設方案,有鑒於《教育預算編列及管理法》立法後,要求各級政府教育經費預算合計應不低於該年度預算籌編時之前3年度決算歲入淨額平均值之23%,為了讓教育預算能對經濟成長有提振作用,行政院去年11月核定相關政策,對加速老舊校舍拆除重建正式拍板定案。
3年加速完成老舊校舍改善方案 預算提高至87億元
根據教育部規劃,為了提高中小學校舍耐震程度,原本希望6年完成的老舊校舍改善方案,加速於3年內完成,預算規模則是從50億元提高至87億元。老舊校舍改建同時還將與國中小學屋頂加裝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綠能政策結合,預計創造35萬就業機會。
教育部長潘文忠當時以台南大地震後,台南歸仁國中結構受損有待補強為例,強調全國目前中小學防震指標低於1的校舍共1702多棟,其中的246棟需要拆除重建,教育部預計3年投入261億元,希望危險校舍拆除重建,「如期如質竣工」,並且同時考慮到台灣少子化後,國中小學減班、校舍需求減少的現況。
為了加速中小學老舊校舍改建發包,教育部還舉辦「國中小總務人員工程專業知能研習營」。
雲林縣建國國中「波浪型屋頂」校舍 呼籲緩拆
不過,這項為了振興經濟的加速改建方案,卻再度引發文資保存爭議,台灣文化資產學會最近行文教育部,強調雲林縣建國國中,係屬民國57年政府實施「9年國民義務教育」後,第一批依據教育部頒布統一藍圖,所興建的「波浪型屋頂」校舍,是國人的集體記憶,呼籲教育部暫停老舊校舍拆除。
「波浪型屋頂」校舍 九年國教統一設計圖建造
目前擔任行政院文化會報諮詢委員的雲科大教授林崇熙表示,「九年國教」實施時當時台灣需要大量的國中校舍,當時政府財源有限,因此由教育部統一頒布國中校舍設計圖,這項設計當時是由成大建築系所設計,第一年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當中,甚至有學生「早上上課,下午幫忙蓋校舍」,「波浪型屋頂」校舍不僅是學生時代回憶,還是當初勞動的成果。
林崇熙強調,民國57年時興建的第一批九年國教校舍,目前存留下來的部分,結構尚稱安全,各縣市教育局如果要強化其耐震度,只有進行耐震補強工程即可,根本不需要拆除,希望教育部能夠通令各縣市政府教育局,保住國人九年教育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