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武漢肺炎對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啟示

2020-02-25 06:00

? 人氣

物品單靠靠進口模式或不可持續

武漢肺炎重創新加坡的交通業、旅遊業及其餘相關受影響的行業之餘,也對新加坡生活用品單靠進口的生活模式帶來極大挑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受限於新加坡土地面積小,新加坡並不出產糧食,甚至日常所需都在依賴進口。這在和平時期並未帶來嚴重影響。然而,在此次疫情衝擊下,新加坡市面上出現「一罩難尋」的情況。

由於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的口罩年產量占全球的一半,而當地對口罩需求特別強勁,所以中國生產口罩的供應量已無法達到當地的所需,更無法出口;一些生產口罩的國家例如日本、印尼、韓國等,其生產的貨量也被掃購一空,或者已限制出口,當地民眾也面臨著無罩可用的情況,更別說是新加坡的民眾了。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下的中國經濟,福建莆田樂澄(中國)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轉產後在生產口罩。(新華社)
新冠肺炎蔓延,新加坡同樣口罩缺貨。圖為福建莆田樂澄(中國)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轉產後生產口罩。(新華社)

在新加坡民眾買不到口罩的情況下,也引發了對其他產品的搶購熱潮,例如白米甚至廁紙。雖然新加坡政府多次信心喊話,強調食品以及日用品的正常供應,情況有所改善,不過這股搶購熱的背後其實是對進口模式信心的流失。雖然新加坡部長陳振聲在一場閉門會議上對新加坡人的搶購行為表示丟人,不過站在民眾的角度,在「一罩難尋」、「溫度計難尋」的情況下,民眾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的思維(新加坡政府時不時都會出來強調,尤其是新加坡國慶日時)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說這行為讓人覺得丟人,不如說身為部長卻無法為民眾提供這類的產品而感到指責。或許,這是精英與庶民的距離。

隨著中國以及新加坡周邊一些鄰國的經濟起飛,各國國民將對食物、物品的需求,務必迎來爆炸式的增加,而這對凡事靠進口的新加坡並不是件好事,畢竟在市場經濟主導的世界裡,是由價格機制作為導向,即是產品賣給出價最高的人。這或許意味著,新加坡未來進口的食物或物品可能會比目前的昂貴許多,才能在糧食市場上買到食物。

去年,馬來西亞出產的品質好的榴槤外銷到中國大陸,而不是新加坡,這對新加坡而言或許是一個很好的警示,又或者是新加坡未來的寫照嗎?

中國咳嗽,世界感冒,新加坡發燒

俗話說,美國打噴嚏,世界就會感冒;而如今,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不斷擴大,中國咳嗽,世界感冒,新加坡也隨之發燒,這是全球化下無可避免的情況。

儘管疫情對新加坡經濟的衝擊是短暫的,不過在缺少腹地及市場小的情況下,新加坡經濟發展未來可謂舉步艱辛卻是不爭的事實。此次的武漢肺炎疫情或許為新加坡經濟未來發展的提供一個契機,讓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重新審視思考一條符合新加坡國情的未來發展道路;一個小國寡民的「小紅點」或許才能取得百花齊放的發展。

*作者為關注港臺事務的斜槓青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