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史無前例出現多達六位候選人,而在5/20黨主席選舉同日,還會舉辦國民黨黨代表選舉,但是如同黨主席選舉一樣,要參選黨代表者一樣需要先連署一定人數黨員後,才能取得參選資格。黨主席參選人必須有全體有投票權黨員當中3%的連署,黨代表則必須要有選區內有投票黨員30人連署,每位黨員不能重複連署否則無效。
這個門檻,乍看好像不高,問題是一項限制或門檻,並非只要要求不高就應該存在,首先該問的是,為什麼要存在?因為你設定了門檻,就是某種程度上剝奪了人民的選擇權與自由,所以若提不出該項門檻存在的合適理由,這樣的限制就該廢除,才符合民主思維之下,給人民更多自由與選擇權的精神,也才符合近代民主史上選舉與被選舉資格不斷鬆綁的發展軌跡。
如果說是參選人保證金制度,還可以說是為了當作選舉經費使用,那連署門檻呢?罷免門檻是為了避免原本選輸的一方動輒不服輸提案,推翻原本多數人的決議;公投門檻則是為了避免由少數人提案投票後,就推翻原本代議制度之下多數人選出民代後推行的政策。但是選舉連署門檻,只是會減少參選人數,減少參選人數,對選民而言,選項減少了,好在哪裡?難道會因為沒有這道門檻就變成每個黨員都參選,造成印製選票時的不便?
美國總統選舉參選門檻極低,候選人可以只在一個州參選也算總統候選人,導致每屆全國總參選人數往往高達一百多人,每州內的參選人數動輒十幾人,美國人也不會因此設定各種門檻阻撓人參選,因為現代自由民主制度之下就是要讓人民有最大的自由、更多的選擇權,而非因為怕麻煩、怕亂事先處處設限。就算是根本無新認真參選登記好玩的參選人,就讓他登記了,到時選民用選票淘汰不就好了?何必事先防杜?設的門檻越高、限制越多,就說明心態上越威權越保守。
而且要連署,首先,如果不是黨職人員、不是民代或民代助理,普通黨員不會有黨員名冊也不可能知道黨員在哪,況且如果是一個普通沒有派系奧援的青年人想選國民黨黨代表,他或者要工作或者還在唸書,有可能像民代或民代助理一樣整天跑活動認識黨員並藉機連署嗎?所以連署制度的存在,當然是對沒有背景的普通青年黨員不利。
當然或許有人會覺得,你連署都連不到人的話,就算給你選,還不是輸定了?這卻未必,事實上,如果國民黨願意建立黨員彼此間共享的平台,例如同一個區黨部的臉書或line的社團,參選者就可以在上面各顯神通,自我介紹、分享寫過的文章,甚至針對重大議題互相辯論,讓黨員比較這些候選人誰的論述能力強,更有可能在日後幫黨爭取中間選民認同國民黨的理念與政策。也許黨員就會認識到原來同區黨部內居然有普通青年黨員論述能力極強,於是決定投給他讓他之後可以幫國民黨爭取輿論支持。
當然也許國民黨黨員年齡層偏高,很多黨員沒有臉書或line帳號,但是配合黨主席選舉也可以在同一個場子讓黨代表參選人發表政見,或者在平日的黨部活動給黨代表候選人上臺甚至辯論,同樣可以使原本沒人認識的青年參選人獲得展現口才展現論述能力的機會。但是如果有連署制度先把他擋下來了,他就沒有之後在這些活動表現爭取認同的機會了。
這次黨主席選舉,候選人多半講要重視年輕人,但最基本的應該是從制度改變,郝龍斌和詹啟賢都公開主張要廢除黨代表連署制度了,期待其他人也能跟進,讓青年看到這個黨不一樣了,如果還是充斥各種不利於青年的威權思維和制度,喊再多口號,都不足以吸引青年。
*作者為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