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半導體產業逐漸主宰全球產業經濟,台灣在這波全球科技的競逐中沒有缺席,從零開始學起。今(18)日由孫運璿學術基金會、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舉行「積體電路取經之路」座談,邀集40年前赴美受訓的團隊成員出席分享,暢談赴美取經的往事。
回顧台灣半導體產業數十年榮景,已故總統府資政、時任經濟部長的孫運璿功不可沒,當年他與有著「台灣半導體之父」稱呼的潘文淵攜手推行「積體電路工業發展計劃」,和美國無線電公司(簡稱RCA)建立夥伴關係,藉政府經費新台幣1000萬之力,於1976年派出當年台灣優秀工程師赴美受訓,後將國外技術移轉回台,建立起台灣第一座晶圓示範工廠,奠定台灣IC產業起飛的穩固基礎。
RCA並不強 但卻是唯一願意教台灣的公司
談及當初選擇向美國RCA工廠學習技術,當年計畫主持人、旺宏電子創辦人胡定華回憶,雖然RCA並不是當代的一流廠商,但對台灣非常友善,又是三十幾個候選廠商中唯一願意教我們設計,在台灣也有資本,便成為台灣技術學習的最佳人選。
不過,當時RCA公司技術真的都比台灣先進?胡定華給了否定答案。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補充說明,當時赴美受訓的台灣人才知識基礎豐厚,不過美國RCA生產模式仍守舊、老套,他認為,我們必須看外面發展的是什麼,這群台灣人便改焦點放在「設備」上,探討什麼樣的設備才能有效提升產品效能。
史欽泰:台灣實習生除了學技術,也懂得「創新」
工業技術研究院前院長史欽泰坦言,當時若全盤照抄RCA技術回台的話,IC產業發展恐不樂觀。不過,事情並不是這樣發展,因為這群「台灣實習生」除了在美國學習技術,也懂得「創新」。當他們學成歸國後將心力投入示範工廠,史欽泰說,那時我們不僅廠房蓋的好、設備選的對,製程也比美國還要好,短時間的結果讓RCA非常驚豔。富鑫創業投資集團董事長邱羅火也說,一開始RCA不看重我們,後來才意識到台灣這批人才的可貴。
至於RCA技術移轉的項目,其中包括電路設計、光罩製作、晶圓製作、包裝與測試、應用與生產管理等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赴美受訓的會計專業、工研院稽核處前主任張靜宇表示,當年台灣內部沒有太多成本的觀念,笑說自己有點像「spy」,因為看了美國的成本會計資料,還把美國的成本比重學回來,不過這項觀念後來也成為工廠生產管理的決勝關鍵,為台灣工廠管理奠定基礎。
張陸滿:吸取經驗後,才意識到生產環境必須嚴格要求
「要生產一定要有廠房」,台大土木系名譽教授張陸滿提到高科技廠房營造的關鍵,他坦言,被派往RCA公司吸取經驗後,才意識到生產環境必須被嚴格要求,其中涉及化學、物理學科的專業考量,這也為當時還沒有太多高科技廠房觀念的台灣注入活水。
回首40年,當時負責品質工程的富鑫集團董事長邱羅火笑談受訓歲月,他說,那時在國外過中秋節,幾位工程師成群在河邊喝啤酒想故鄉。當邱羅火從美國受訓回台後面對家人,自己的孩子甚至只會叫媽媽不會喊爸爸。不過邱羅火心中仍有種驕傲,因為他是代表台灣被送出國學習高科技的成員。
然而,在美國RCA受訓結束後,曾有不少外國半導體產業挖角這群台灣工程師,史欽泰當時就放棄高薪工作回台以一萬兩千元的薪資加入台灣半導體產業運作,除了示範工廠建立起人才庫,後來的台積電更是創立台灣經濟榮景,為台灣產業奠定蓬勃發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