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納發現,許多財團家族在以錢養錢的過程中,倍受罪惡感折磨,擔心自己會在地獄中永世不得翻身,所以想要透過購買美麗的藝術品與建築物,改善在地獄度過永生的情況,而這座恐懼死後的煉獄,反而支持了藝術品與建築物的發展。而且他還指出,當地許多財團創立的工作坊,本來只是用來測試新技術的地方,在這些財團社會勢力的推廣下,發展出新興藝術形式的地方,最後竟成了培育天才新秀的地方。
書中提到的另一個歐洲城市愛丁堡,我幾年前去過,那是一個極為漂亮和浪漫的城市,是英國甚至歐洲最棒的城市之一。愛丁堡並不算大,魏納卻認為她「在整個西方世界的知識圈中引領風騷」,並指出蘇格蘭人不是只會釀威士忌,還在醫學、化學、地質學、工程學、經濟學、社會學、哲學、詩與繪畫等領域,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至今仍影響著每個人。
魏納認為,土地貧瘠的愛丁堡,無法改變的惡劣環境,反而加化了蘇格蘭人的現實和理性。在困頓無援的狀況下,基於「經濟」而出現生病了就自己醫的情形,反而培養了本土醫學人才,成為全世界醫學最炙手可熱的熱門領域,一度成為現代醫學的鼻祖。
他還認為,現實的蘇格蘭人,堅信於各種執疑和意見的必要性,對於「能夠同時構築出兩個以上相反或對立的想法、畫面與概念」這樣雙面性思考的歡迎,意外讓愛丁堡在科學和醫學的突破,硬生生是比別的國家走得更前面,而這些科學突破有大部分都是雙面性思考所產生的結果。
加爾各答在英國殖民地時間的文學,是個不讓人陌生的城市,雖然現在和德里、孟買、海得拉巴、班加羅爾相比不算特別有影響力。在英殖民地時期,從1772年直到1911年的140年間,加爾各答一直是英屬印度的首都。在這期間,加爾各答一直是印度近代教育、科學、文化和政治的中心,迄今仍然保存有大量當時遺留的維多利亞風格建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詩人泰戈爾、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拉曼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都住在加爾各答。《歡迎光臨,天才城市》要回去那個時代的加爾各答找尋天才的蹤跡。
如前所述,維也納要花兩章才談得完。我前年去了維也納,這是個極為有魅力的城市,就在歐洲正中心,是個交通要塞,上演了許許多多影響後世局勢的大戲。最詭異的是,和其他所有去過的城市不同的,維也納帶給我的,還有一種恐怖的熟悉感和親切感,強烈到像是我從小就在那長大,感覺真實到我無法懷疑前前世是個道地的維也納人,而奧地利其他漂亮的城市卻沒有那些感覺。
為何《歡迎光臨,天才城市》要花兩章來談維也納呢?因為維也納的黃金時期比任何地方都還要綿長而深遠。書中提到的第一次黃金時期是大約在1800年音樂盛世,為世人帶來貝多芬、海頓、舒伯特,莫札特⋯⋯在一世紀之後,又出現了範圍更廣的一次天才大爆炸:科學、心理學、藝術、文學、建築學、哲學等等等,以致於學術界裡無論是醫學、自然科學、人文還是社會科學,都有維也納學圈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