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閱讀大量新冠病毒的資訊,深覺對人類而言,多數病毒始終還處於發現的過程,從宿主、發源地、傳染路徑、感染症狀、傷害致命程度、治療方法到會不會再感染,全都充滿不確定。這當然會讓要為公共衛生負責的政府很難決策,犯錯幾乎無可避免,政治上會受到什麼樣的評價,也完全依個別國情而定。只要看這次這麼多政府面對瘟疫展現的決策思維有多大差異,就知道這是一份沒辦法一起測試的考卷。
處理疫情 各國結果大不同
決策者有沒有錯估疫情,往往也要等到更多事實浮現以後,才好判斷。超級大國的中國大陸,和大國的日本、韓國、義大利,現在都被認為低估了疫情,中日義似乎受到較多經濟考量的影響(中美貿易戰、東奧和新春時裝季),韓國看起來就是因為教派活動而失控。國家的規模對於決策和執行顯然也有很大的影響,小國新加坡從一開始的佛系治理,以免發生敏感的種族歧視,到一夜間雷厲風行,給人的印象反而最是進退有度。我們的處理算不算模範生,每個環節的投入和效益都恰如其分,當然希望就是如此,但恐怕還可以慢慢觀察。
很多人很快的從災疫聯想到政府體制,關連當然有,但看看前面提到的國家,從民主、半民主到專政都有,就知道體制問題無需過度渲染,體量問題可能反而被疏忽了。大陸兩次疫災碰到春節,所謂地表最大的人口移動,完全就在國境內進行,如何不釀成巨大災情。但也正因為是同一個國家,封城封省,抽調馳援,都是題中應有之義,未必只有社會主義才能辦到。如果同樣的事發生在巴比塔典故下將近50個國家的歐洲,儘管幅員人口都只有中國的一半,這麼多民主體制的國家要如何堵截病毒的蔓延,恐怕更難想像。
單一觀點橫行 媒體帶風向
我對於臺灣的防疫能在既有的公衛體系基礎上,記取SARS那次所犯錯誤,而能hold住零星社區傳染防線到今天,絕對要給政府按一個讚。但也真天幸我們既不在大國治下,也不在邊界大開的多國之中,體量不大而又孤懸海上,不是嗎?對於許多媒體已經迫不急待的造神,每天冷血的訕笑陷入水深火熱的對岸,則實在不能苟同。尤其令人心驚的是媒體帶動的風向,現在好像疫情以外別的事都是小事,連環保署撤銷臺中市廢止中火機組許可證處分這樣明顯違法的大事,都可以顧左右而言他。而防疫則最好不要有太多意見,否則就是添亂。民主和專政之間真正必須彰顯的不同,反而不管,連人家慣用的語彙都現學現賣了。
瘟疫政治在民主臺灣會往這個方向發展,和17年前SARS期間比起來,只能說是政治病毒的驚人變異。最近媒體主播、名嘴網紅瘋狂愛用「舔共」、「你怎麼不敢罵中國政府」來修理批評者,乃至以身作則的和大陸官方媒體隔海罵成一團,每次都讓我想起魯迅用阿Q的言語風格所刻畫的中國民族性,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中國!
*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前司法院大法官並任副院長。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