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對外的高牆愈築愈高,最後只會走向自我孤立。因為瘟疫,我們築了太多圍牆,卻疏於搭建橋樑,但瘟疫終究會過去,互動會回到常軌,在圍牆之間,應及早尋找出搭建橋樑的空間。
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高舉「專制共產禁用民主健保」標語,主張檢討某些陸配與他們子女的居留資格,使其無法加入健保。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下,台灣為求自保的「防疫優先」政策,似乎滑向認同政治及興建圍牆的恐慌症。
疫情爆發之初,行政院長蘇貞昌砌起第一道牆,宣布口罩禁止出口政策,理由是「救人得先自救」。批評這項政策的藝人范瑋琪遭網民圍剿,慈濟捐贈醫療物資到中國也被批評。當武漢台灣人滯留中國,醫護界築起第二道牆,有人強調「公衛體系的承受量有限」,質疑近千人占用國內醫療資源。滯留對岸的陸配子女返台遙遙無期,陸委會臉書「小明的故事」遭網路霸凌,甚至網友批評「防疫守得那麼辛苦,為何要接回病毒?」最後由衛福部長陳時中拍板說「選擇了國籍就要自己承擔」,搭建了第三道牆。
最近綠營立委主張要在健保制度建第四道牆。從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主張限縮台商與陸配子女的健保權益,到陳柏惟極端推論說:「要讓二千三百萬人繳的健保,擴張成十四億人可以用嗎?」利用認同來限制返台權利與就醫權益。
這場人性與防疫的拔河中,台灣選擇的「防疫優先」不對外伸出援手,無限上綱到仇視中國與煽動族群認同,從官方到民間接力築起高牆自保。台灣民眾要慶幸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地不是在台灣,否則也沒外人伸援手。
這不禁令人懷念起副總統陳建仁曾談到擔任衛生署長的抗煞感受:「面對任何疾病剛發生時,人們彼此猜疑、疏離、苛責、汙名化,後來經大家共同努力,大家轉而彼此同情、感恩、反省及自我奉獻,才是最後戰勝任何疾病最有利的武器。」
如卡繆小說《瘟疫》中那位來自巴黎的記者藍伯,認為自己被困是無辜的,他只是偶然來此的外地人。又因日日夜夜思念他的妻子,於是千方百計地申請離城,不成後再想辦法偷渡,這樣奔波了好幾個月才得到機會。然而,在臨行的前一天,他決定留下來城內幫忙防疫。
當人類受到死亡威脅、公益與私利衝突時,每個人都有選擇自由,但也要相對付出代價。高牆愈築愈高,最後只會走向自我孤立。因為瘟疫,我們築了太多圍牆,卻疏於搭建橋樑,但瘟疫終究會過去,互動將會回到常軌。在圍牆之間,應及早尋找出搭建橋樑之道。
*本文原刊新新聞第1722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