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步驟是去取得各個領域(以及次領域)的所有標的清單,進行回報表現和費用結構的比較。以上市公司股票來說,可能包含共同基金和指數基金,但今天更多的是使用費用較低的指數ETF(Exchange-Traded Fund),公債和公司債則由代銷路徑取得評估,不動產的部分證券化的REIT等也都有相當多歷史回報資訊可以比較,私募基金和避險基金這幾年資料也都漸趨完全。
決定好候選的投資標的後,能夠直接配置的資產(例如指數ETF、美國公債和REIT)就可以直接進行配置。私募基金和避險基金則牽涉到基金管理公司是否有在募集新一檔基金,但這兩個領域都有大量的中介公司在協助募資和投資,因此要聯絡到自己有興趣的私募基金並不難,避險基金扣除最知名的(不見得是未來獲利最有潛力的)大多也都不難接觸到。家族辦公室可以在和基金管理公司仔細面試後,最後決定最適合的基金簽約並進行資產配置。
但以上這套做法並不適用於風險資本基金這個怪胎產業。
首先是資料取得的困難:風險資本管理公司通常不對外公佈自己的回報率,僅管隨著風險資本市場的興旺,這幾年有越來越多調查服務成功的取得越來約多的相關數據,但諸如內化回報率(IRR)和現金回報倍數(cash-on-cash multiple)的相關數據卻是很難以取得的。這個現像是如此普遍,以至於後起之秀500 Startups為了能夠吸引機構投資人的青睞對媒體公開自己的回報率,都成了業界的新聞。
風險資本管理公司的回報率如此難取得,部分原因是因為風險資本公司是被禁止公開行銷的,只能私下對風險承受能力夠高的合格投資者(qualified investors)招募。因此公布自己的回報率除了有違反禁止公開行銷的規定的嫌疑,也得不到什麼好處:因為看到報紙上公布數據的投資人也不能來找自己投資。
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風險資本基金產業的回報絕大多數集中在頂尖的風險資本基金手裡,產業其他大部分的風險資本基金如果不是回報普普就是賠錢貨。而且不同於沒有人能長期擊敗大盤的共同基金,或者沒有人能長期擊敗指標的避險基金,表現優異的風險資本基金通常有更高機率持續表現優異——這是因為所有的創業者最想拿的資金都是頂級的風險資本,拿不到頂級風險資本家的錢的創業家才會去找次級或者不入流的風險資本管理公司。因此頂級風險資本管理公司擁有最強勁的交易流,比起次級和不入流的風險資本管理公司更有機會持續創造高回報。
在這種極度扭曲的回報分布下,回報普普或淒慘的大量風險資本管理公司當然不想公布自己的回報數字。那麼讀者可能會問:回報表現優異的頂級風險資本管理公司總有誘因公布了吧?因為這樣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資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