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星是已上路的投資案,不能像中嘉說卡就卡。但如頂新堅持繼續經營,則台灣之星會成為集團的賠錢貨,同時拖累其它投資者。頂新聰明的話是該設法切割─也就是說退出台灣之星。如果頂新不退,搞不好是其它股東要退出,屆時形象更差、全部虧損都要自己背負。如果頂新持有的52%股權要釋出,要嘛就現有股東承接經營,要嘛就對外引進新投資人,如是後者,是否可能引進現在電信業者(包括鴻海),提前啟動4G的兼併戰爭?無論結果為何,頂新的電信事業都難有發展了。
頂新回台買房地產的代表作是101大樓,泛公股股權有44%,頂新有37%,過去維持「官民共治」:董事長財政部派(現為基金教母宋文琪),總經理頂新決定(現為魏家兄弟的魏應交)。101內部官民勢力一直暗潮洶湧,頂新也一直想增加持股、全盤掌握經營權,但經此事件,明年101大樓董監改選,頂新危矣!
管理官股的財政部長張盛和已表示明年要「全部拿回」,連總經理都不給頂新;不論最後作到幾分,政治上這是一個漂亮的表態,立委與社會都會支持。泛官股與頂新之外的2大民股國泰與中信,除了支持官股外別無選擇。財政部固然無權要頂新賣掉持股,但藉著這股「勢」卻能壓制、甚至驅逐魏家的掌控力,讓魏家當一個「單純而快樂的投資人」─這當然不是魏家願意接受的結果,但情勢比人強,當之奈何?魏家在101的勢力與實力當逐步消退。
最後談到頂新的核心事業食品。頂新(製油)、正義都已停產,未來面臨被註銷公司登記的風險;即使恢復生產,市占也大幅滑落。較有趣的是味全的何去何從。味全是國內老品牌,1998年頂新入主經營,案發後味全也成抵制對象,一度傳出頂新要賣掉的說法。
頂新如真能順利全部出脫味全持股,讓味全與頂新完全切割,引進社會信任度較高的經營者,味全或許在較短時間內能起死回生,但問題是:賣給誰?賣得掉嗎?味全是家市值超過百億的公司,不是隨便一般人「吃得下去」;食品業不是啥亮麗、有爆點的產業,不容易吸引所謂的私募基金。因此,合理推想有能力買又可能有興趣,大概就是義美、統一、旺旺等幾家大型同業。
但除非頂新賤貨出售,否則,味全有什麼吸引人之處?如果是為了味全這個品牌,以品牌效益而言,味全跟著頂新被拖下水,品牌價值能剩多少,讓人懷疑;即使拿下味全,味全旗下產品都添加許多「有的沒的」東西,接手者勢必要大幅更換,如果不更動未來遲早要再出事,那拿這個品牌有何意義?如果是為了買其資產,除了土地利益外,其它舊廠房與設備價值不高。
頂新似乎沒有較好的選擇了,要不是儘快低價脫手味全,給味全一條生路,就是死撐待變,寄望台灣人「健忘一點」,一年半載、事過境遷後又繼續買頂新與味全產品。由頂新最新宣布請潤泰總裁尹衍樑擔任食安革新委員會召集人,協助頂新作好食安,又捐出30億作食安來看,頂新不願、或是無法放棄食品本業,只能留下繼續經營,期待轉機。但無論如何,集團在台灣食品市場的市占就是大幅萎縮。
這大概就是台灣頂新王國的裂解:跨入有線電視系統的夢想已結束、電信夢不可能再有發展,最壞的情況就是被迫退出;在101大樓被邊緣化,在食品業變無足輕重,才展開的手機事業等就更不值一論了。至於整個頂新集團的未來,就看中國市場是否守得住了,魏應州離台返中,是否就是回防母體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