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是理化老師,都能想像化工廠的危害。再一查,廠家原來設在大陸,不久前剛被大陸環保部門課罰……
一個化工廠建在自己身邊,一個污染企業建在水源地、建在良田裡,與居民區近在咫尺,影響健康,影響地下水,污染空氣和農田。對這種迫在眉睫的威脅,光是在臉書上發發文,給別人的發文點點贊怎麼行?
鍾益新把從網路上搜尋來的資料整理列印,在村子裡散發,他要讓更多人意識到化工廠的危害。
這個網路社區裡活躍成員多是年輕人,他們比鍾益新更早意識到在這裡建工廠的危害,但提到抗爭,卻有這樣那樣的顧慮,希望能夠找到社運組織的支援,希望能夠有人出來當帶頭大哥……有人找到鍾益新,請他帶領大家做這件事。政治素人走出蘭花房,變身運動領袖。
政府 是背景還是主角
照片的背景是「屏東縣政府」,屏東縣都市計畫委員會審定農地用途不予變更,抗爭民眾達成目標,大獲成功。發佈這條消息已是傍晚,18點,下班時間。當天白天,「屏東縣都市計畫委員會召開會議,審查變更龍泉地區都市計畫,委員聽取開發單位、自救會雙方意見後,進行閉門討論。」圖中四人一直守候在外,「最後決議農地不予變更,維持農地使用。」這場抗爭,以政府公部門的裁決,落下帷幕。
在這張照片上,政府是背景。但誰都知道政府在這樁土地抗爭中不是背景。不管是引介企業來屏東,還是購地、變更、環評、審批,既有中央政府部會也有地方議員地方政府,每一個環節,無不與政府部門有關。其實,幾乎在所有的土地抗爭案中,政府,都是極其重要的關鍵角色。
剛剛開始投入抗爭,鍾益新就把他搜集整理的資料列印出來,寄往各級政府內政部經濟部各有關部門,寄給各種政治人物從總統到縣長、從立委到當地民意代表,特別是屏東籍的。
有人不以為然,「沒有用啦,政府給企業月臺背書保駕護航,誰都知道怎麼回事,政商民代聯盟綿密入微堅不可摧。」但鍾益新偏不信邪,他不是只寄一次,而是沒完沒了的跑去郵局寄掛號信。沒有回音沒關係,再寄一次。當然鍾益新不是沒頭沒腦地寄,而選准了時機對準了人有目標地寄,比如520小英就任之後再寄三寄,總統府必須給收到回執,回執又可用於網路傳播。
除了寄信,還會每天在政治人物的臉書留言,「給他們發資料,也催他、罵他」。對政府官員、政治人物,鍾益新說話從來不留情面,「小英競選的時候就說幹不好可以掀桌子,他們是我們選出來的公僕,怕他們,不是很可笑嗎?」鍾益新擅長「翻老賬」,把政治人物當選前後的口號拿出來兩相對照,罵到縣長要掛免戰牌「鐘益新去我就不去」,罵到某立委在臉書上封鎖他。遮封鎖他之後,他就再去議長臉書投訴。與政府和政治人物的糾扯,一直都是抗爭中最重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