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機構不可能維持中立,也許中國過於忽略個別證券層面的治理問題,但其他國家也得認真考慮那些在金融科技變革中出現的新興中介機構會如何影響市場。
人們早就知道惠譽(Fitch)、穆迪(Moody's)、標普(S&P)這些信用評等機構不受任何國家的左右,有時候影響力甚至強大到可以匹敵國家。《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湯瑪斯‧佛德曼(Thomas Friedman)在1995年就寫道:「世界似乎又再次由兩大強權所支配,只不過這次是美國跟穆迪。」他認為,當時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加拿大的事,碰上穆迪訪問同一國家,就失去了風采。
ETF成為某種國家級強權
信用評等原本是投資人直接進入債市的工具,以前大部分的債券都得託銀行代買,後來有了信用評等機構,一般投資人就更能繞過銀行,進入這個原本封閉的市場,結果讓市場出現了比銀行更強大、更集中的中介機構,只不過在《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Accords)等措施之後,銀行監理又重新成為評等項目之一。
如今,新興的金融科技以及被動投資,可能會讓股市出現相同的改變。投資人可以用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Traded Funds, ETFs)投資整群股票,例如標普500股票,並省去手續費與基金管理費,因此人們現在經常建議新手投資一些ETF,而且自從主動型基金在金融危機之後表現不佳,這種建議就更常見。
可想而知,ETF因此變成某種國家級強權,例如最近美中貿易戰的新聞中,就看得到明晟(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MSCI)這新興市場指數編製機構的名字,企業也逐漸用這類指數來改善投資管理,但個別投資人很少會注意。
鼓吹金融科技的人經常說,這樣存戶就能繞過中間人,直接找到投資標的。但這類交易永遠需要中介,無論出現多高超的新科技,都只能衝擊既有模式。繞過銀行直接投資股市只會老調重彈,養出一些比銀行更強大的中介。
指數機構變身「主管機關」
雖然ETF的流動性來自好幾個業者,但最重要的步驟是由指數編製機構決定納入哪些證券。以前指數只提供統計結果,後來卻變成專門的投資策略。
要當指數編製機構的門檻很高,全球市場幾乎由三家公司寡占:MSCI、標普道瓊指數(S&P Dow Jones Indices, DJI)、富時羅素(FTSE Russell)。DJI打從1923年就提供標普500,是美國整體股市的最佳代表;英國的最佳代表是富時100(FTSE 100);MSCI則眼觀全球。除了這三家之外,當然還有其他指數,但影響力遠不如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