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耀南觀點:解讀北市選戰先拋開藍綠

2014-11-12 09:44

? 人氣

年輕的連勝文,在這次台北市長選舉中,卻未能跳脫舊的選舉思維,寄託藍綠基本為的結果反而不利其選情。(連勝文拜票/余志偉攝)

年輕的連勝文,在這次台北市長選舉中,卻未能跳脫舊的選舉思維,寄託藍綠基本為的結果反而不利其選情。(連勝文拜票/余志偉攝)

2014年台北市市長選戰,幾乎所有人都從藍綠來解讀這場戰役,從藍綠基本盤二十年不變、如何激化藍綠、讓藍綠歸位、甚至到含淚投票、柯P泛綠是否已經到天花板等等角度看問題,終究無法跳脫藍綠的框架,因為命題錯誤了,當然答案就是錯誤。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藍綠的變化從年齡開始

1992年台灣身分證取消省籍一欄,當年滿14歲領身分證者,如今已經35歲。1994年台北市市長選舉定下藍綠的基本盤,那年出生者如今滿二十歲有投票權,35歲以下選民佔台北市公民數37.5%。

2008年以來,台灣社會運動蓬勃發展,從反核到1985運動甚至到太陽花學運,這批年輕人的政治運動和意識型態,是屬於進步主義,非保守主義,非統獨、非藍綠的區分。這些年輕人,有很多來自傳統保守主義國民黨支持者的家庭,也有來自支持獨立的泛綠家庭。

在人權、環保、勞工、農民運動、動保、性別議題等,而這些來自不同政治光譜的年輕人,卻選擇相同的觀點。本身來自保守主義家庭的柯文哲,但因素人政治的因素,且在相關議題與政治的操作面上,跳脫傳統政治,而柯文哲選擇進步主義為切入政治的觀點,因此獲得年輕人的高度認同與支持。

年輕的連勝文,卻因為思維模式陷入老舊政治保守主義,寄託藍綠的基本盤,期盼激化藍綠,未能理解選民結構的改變,未察覺自由民主化下成長的選民,理念與價值的改變,未能接受科技所帶來的資訊改變。

時代真的改變,如果連戰一味責怪年輕人,恐怕不利催票,更會激化年輕選票的出爐。

*作者為未來事件交易所執行長、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TANFREL)秘書長、亞洲自由民主選舉觀察組織 (ANFREL)國際觀察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