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伯芬觀點:當酬庸文化成為政治日常

2020-03-13 05:50

? 人氣

洪慈庸立委敗選,重回立法院當顧問,被質疑為「酬庸」。(顏麟宇攝)

洪慈庸立委敗選,重回立法院當顧問,被質疑為「酬庸」。(顏麟宇攝)

敗選的前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即將接任立法院「機要顧問」,月薪比照「次長級」,政治酬庸引發大眾爭議。當代民主選舉本為一場政治人物的豪賭,勝敗乃兵家常事,如果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眾家政客豈不淪流喝西北風?因此,為了分散參政風險,酬庸文化其來有自,並非一朝一黨之專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學術與政治牢不可分的利益糾葛,嚴重破壞學術自主性。勝選時學者以「借調」為名進入官場呼風喚雨;一旦喪失政治舞台,敗選政客多半也會出國充電,或者回歸校園,使得臺灣學界成為失意政客的大型停佇場,南華教授周平批判的「二春教授」不過是臺灣官僚文化之一角,這些官場文化堂而皇之進入大學校園,左右國家教育資源分配,帶入派系、子弟兵治理,造成校園敗德喪行的風氣。

如果酬庸是政治常態,那麼就沒什麼好爭議,問題在於誰被酬庸?如何酬庸?過去國民黨當家做主時,在論功錫爵本為維持官僚體系昇遷秩序的基礎,再加上「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裙帶政治,酬的是自家人,依關係與年功而逐步晉升高位,極少出現「天降神兵」,形成穩固的黨政軍老人政治體系。

 20200310-行政院長蘇貞昌10日出席立法院院會總質詢。(盧逸峰攝)
行政院長蘇貞昌以任期屆滿為由,「拔掉」三位國營事業董座。(盧逸峰攝)

民進黨是一個派系政黨,必須透過派系之間的協商與利益交換運作黨務,酬庸文化運作就複雜許多。首先,酬庸的對象不限於自家人,也包含反對黨的關鍵人士,甚至是社運團體領袖,形成體制內改革的「異種」,有助於體治內創新,當然也可能造成官僚體系內的權力傾軋;其次,民進黨的酬庸方式仍大多循傳統的派系、裙帶關係,但由於加入新血,也開始出現新的社會網絡,破壞舊官僚體系的僵固性。再加上目前執政黨力推的「審議式民主」,似乎形成一股改變體制的動能。

目前監察委員的提名機制擬比照公共電視董事開放,廣納社會賢才。不過,從去年第七屆公共電視董事審查結果來看,第一輪21位董事候選人僅7位、5位監事候選人僅1位通過四分之三的12票門檻,從落選名單來看,包含:政大傳播學院院長郭力昕、台大新聞系教授林麗雲、台大會計系教授暨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啟群、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名律師陳玲玉、名會計師高文宏、知名影展策展人郭敏容、傳播學者兼作家的柯裕棻、紀錄片導演賀照緹、金曲客語歌手黃連煜、金曲台語歌手謝銘祐,不乏具有專業、公信力的學者,歷屆董監事會經常難產,背後疑有看不見的政治黑手在運作。

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口氣宣布撒換三位官股董座,破除政治酬庸文化。此次的監察委員選舉將是另一個試煉,看看執政黨是否真有破舊革新的力量,選出眾望所歸的良才,還是持續以破除酬庸之名,拔除非我派系的同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