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下,國際金融受到嚴重衝擊。向來極具價值的石油因航空業和全球汽柴油需求的下降,使石油生產國欲減低產量來解決供過於求的問題。然而,當石油輸出組織(OPEC)做出此決定後,按常理講石油價格應該會得到平穩。相反地,國際原油價格卻連日下跌甚至影響到美國的股市,在此問題的背後可能有許多因素,值得我們去探討。
產油國龍頭沙烏地阿拉伯先前向石油輸出國組織、俄羅斯與其他盟友(OPEC+)提議各國能在短期內擴大減產,藉以穩定價格,但在3月6日的會談中遭俄羅斯反對。原因在於俄羅斯認為降低產量拉抬油價可能讓美國的頁岩油產業受益,搶走市場佔有率。故才有沙、俄兩大石油輸出國在會議上談判破裂,引爆全球石油價格大戰。沙烏地阿拉伯隨即大砍官方售油定價,意圖搶奪俄羅斯部分市占。
有趣的是,頁岩油開採成本較高,油價太低的話就沒有開採價值,頁岩油公司更會因此倒閉。藉此,增產石油、壓低油價反而會打擊美國的頁岩油產業,這也就達到俄羅斯的目的。假如國際油價暴跌延續,據報載可能對美國經濟與股市產生巨大衝擊,更可能發生:如週一美股道瓊因疫情與油價的相乘效應而暴跌2014點,這倒是俄羅斯的一個「小小勝利」。只是以經濟整體而言,美國的出口、政府的財政都不是靠石油支撐,能源占的比重低,俄羅斯拿會傷己的油價打美國,恐怕有點不自量力、得不償失。
在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下,各國的經濟必受影響,紛紛採取保護措施。以臺灣為例,身為海島國家,其經濟命脈與全球接軌、依靠進口,當全球經濟震盪時必定影響臺灣的貿易產業。臺灣以出口產品來賺取大量的外匯來抵消進口成本,當臺灣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比其他國家來得高時,愈不易在全球市場銷售,進而產生的逆差就會愈大,使臺灣的經濟、社會百業承受巨大的壓力。在疫情與石油價格的雙重打擊下,各行各業更是苦不堪言,政府必須推出有效的紓困計劃和解決之道,明白問題的重點,對症下藥,不然往往得利是一部分人,真正痛苦的還是平民老百姓。
*作者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