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第二個迷思,要找出誰是四處散播的罪魁禍首並沒有那麼困難。截至二○一八年底,川普總統發出關於貿易赤字的推文已有三十七則,比他談到工資、健保或兒子艾瑞克.川普(Eric Trump)的推文還多。他只要發出有關貿易赤字的推文,幾乎總會在前面加上一個形容詞「巨大的」(massive);他援引與中國、加拿大及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赤字,說它「扼殺了我們的製造業」、「害美國人損失幾百萬個工作」、「嚴重傷害經濟」、「是我們國家最大的安全威脅」以及「偷走我們的工作」。二○一六年奪走四十九條人命的奧蘭多脈衝(Pulse)夜店槍擊事件發生五天後,川普發出一則非常不吉利的推文,以這句話做為結尾:「多年來最大貿易赤字!奧蘭多後將有更多攻擊。」他在當選前後的演講、聲明及推文中,頻頻把族繁不及備載的各種挑戰,都怪罪於真實或想像的貿易赤字上,經常會提到他「將快快解決問題──就業!」
不過尤其有一則推文,發文時間回溯到二○一二年那個較純真的年代,特別能看出端倪:「就在現在,我們和中國有三千億美元的龐大貿易赤字。這是每年的數字,中國正從美國賺走將近三千億美元。#強硬的時候到了(TimeToGetTough)」回頭看這則聲明,不難看出川普對貿易赤字的根本誤解,而這個看法無疑已經被數百萬名美國人不經意地採納,自動(也情有可原地)將「赤字」與壞消息聯想在一起。川普在二○一八年春天承認這是誤解,但是也為他課徵鋼鐵與鋁的關稅辯護,提到美國的各項貿易赤字,告訴記者:「過去幾年來,我們一年損失八千億美元……我們必須把錢討回來。」
很難責怪一個對貿易所知不多的人(或任何人)聽到「貿易赤字」,就把它和損失金錢畫上等號。我當然也一度以為雙邊貿易赤字很重要,必須承認「赤字」這個字從來不會是正數。畢竟遠遠更普遍的「預算赤字」,確實就是描述財務缺口的用詞。不過貿易赤字完全是另一回事,只是在描述一個國家進口財貨與服務的價值及其出口價值的差距。對某個特定國家的進口比出口多,並不能用來衡量其國力、弱勢、償付能力、不負財政責任或其他面向,我們也沒有「損失」金錢。誠如保守派貿易專家史考特.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上說的,與另外一個國家之間有貿易赤字,「並未真的告訴你經濟表現如何,就好像我和雜貨店之間有雙邊赤字,也看不出來我是否負債。」前財政部長暨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勞倫斯.薩默斯(Larry Summers)說得更直接:「貿易赤字是判斷貿易政策的糟糕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