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敲多了,難免撞到牆,防疫兩個月,確診案例破百,疫情有升高之虞,最近兩件事,鍵盤逆轉,一是口罩「援助」友邦,二是中央防疫指揮中心專家成員張上淳兒子出國看球賽,都引發網友爭議。兩件事,本質不同、對象不同,唯一的相同點是:鍵盤防疫,可以強化全民防疫的戒慎之心,但對專業防疫實益不大。
先談口罩,疫情初發,網民防堵的是中國,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句「口罩禁止出口」,博得「反中好評」,結果爆出輸日口罩千萬片,政府澄清輸日口罩是不在徵調之列的「防花粉口罩」,這個「傳聞與澄清」,兩個月後繼續「傳聞與澄清」,却沒人懷疑,防花粉口罩如何妨得了新冠病毒?不要說千萬片,兩千萬片都是吃豆腐。
兩個月以來,口罩從超高限量販售,到健保藥局實名制限量販售,再到增加網路實名制限量販售,「口罩危機」看似緩解,但排隊人潮不減,買不到口罩的依舊民眾大有人在,這也為什麼網民對台灣口罩「輸出」其他國家,如此敏感甚至強烈反彈。最近援助南美邦交國,從巴拉圭(百萬片)、尼加拉瓜到委內瑞拉(千片)的口罩,都勞動外交部出面澄清,口罩屬「就地採購」,非關口罩出口,甚至還勞動警調查辦網民;至於台美合作防疫,每週供美口罩十萬片換三十萬防護衣原料,引爆「反中媚美」和「台灣人更想當美國殖民地」的網路口角。
援助友邦屬外交常態,行有餘力以助人(國),無可爭議,若非政府把口罩看得如此之緊,何來後續反彈不斷?援助既是事實,追究是輸出或就地採購,甚至還查辦網民,傳到友邦耳內,豈非好事變壞事?外交部該澄清的應該是為什麼有的國家援助百萬片?有的國家却僅止千片?這落差未免太大;至於供美的十萬片口罩,先不說眼下顯然還送不出去(台灣還不夠),以美國的疫情,送出去連杯水車薪都談不上,但「口罩外交」杯水也是情,問題在於對美國情深對中國却無情。
就兩岸關係或所謂台灣的主體性,對中、美情深情淺容或都有各自的道理,台灣要煩惱的是疫情過後的兩岸關係,疫情高峰期的此刻,想不了這麼多無妨,就是不必口頭挑釁掀起無謂的過度敵意;就全球防疫而言,中國疫情擋不住,全球遭難,歐美疫情擋不住,台灣的防疫依舊有堵不住的破口,這一波疫情八成來自歐美境外移入即可見一斑,在全球化的時代,不出手助人終究倒楣的是自己,從這個角度看,不論對援助哪一國口罩反彈,既無聊也無利。
至於張上淳兒子出國被圍剿,只說明一件事,第一,太早對醫事人員出國限制不切實際,不論是否有違憲爭議;第二,對中國戒慎恐懼,對歐美太晚設防;以張上淳兒子的例子,三月初出國時,防疫指揮中心並未對美國旅遊示警(遑論升級),根據規定,三級示警國禁止前往,一、二級警示則是報准才能前往,未列警示區則不受限,誰曉得兩周之內,對美警示一再提升,如今以三級警示的標準指責未列警示的出國行徑,無以名之,只能說「鍵盤正義」太驚人;就像帶隊到西班牙的新北里長,被駡臭頭却罰都不能罰,因為出團時指揮中心並未升級警示。
「鍵盤正義」純屬情緒行為,非關是非,却無端牽扯藍綠,張上淳的兒子出國看球賽被圍剿,就有綠媒拽著一月下旬出訪美國的台北市議員羅智強痛扁,羅智強出國時間比張上淳兒子更早,其時台灣堵的是武漢疫情,撤離包機都挨駡,不論張上淳的兒子或羅智強,都在指揮中心升級旅遊警示後,提前返國且遵守居家隔離規定,羅智強甚至取消五城的演講行程,如果羅智強可非議,那麼二月訪美的副總統當選人、前行政院長賴清德,豈不也得拉不來批鬥一番?問題是,不論是拿張上淳兒子、羅智強或賴清德,當防疫稻草人,有意義嗎?真能有利於防疫嗎?答案不問自明,除了讓因為疫情憋壞了的各路人馬,多點駡資以發抒情緒。
防疫需要的是專業,不是沒頭沒腦的情緒,尤其不需要政治情緒,此刻正值疫情邁入高峰期的關鍵時刻,鍵盤固然有正義,但更需要理性與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