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16年大選結果才剛決定台灣未來四年的權力格局:民進黨應該推動各項大政方針與改革兌現選前的政治承諾,奠定自己的執政優勢;國民黨則應該敗選中找回自己的核心價值與群眾基礎,並嘗試扮演好監督者功能。因此,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前提上為下一次的大選做好準備,這才是穩定台灣政治的理性作為。
然而今年開春以來國民兩黨已經開啟了令人驚心動魄的權力鬥爭,讓許多人霧裡看花不知所云,媒體與政治評論者都在思考,兩個黨的權力爭鬥的所為何來?背後的政治邏輯又是什麼?直言之,兩黨都有自身的內在權力結構,但面臨的狀況有所不同,民進黨是有權力失衡的問題,國民黨則是陷入權力失靈的困境中。
民進黨的權力運作始終是建立派系共治與權力平衡兩項基礎上,不論過去的陳水扁或是蔡英文都扮演政治共主的角色,一方面維繫黨內的政治穩定與權力日常,對外則是能量的釋放者,藉以達到選票最大化的效果。2106年的選舉結果形式上讓民進黨取得全面執政的優勢,實質上也讓黨內的派系平衡的問題開始浮現,特別2014年九合一大選以來新潮流實質權力坐大後尤為明顯。
面對這個政治現實,迫使蔡英文必須以兼任黨主席的方式維持黨內的權力生態,並且透過任命林全擔任閣揆以及嫡系的穿針引線稀釋新系的政治能量。在這樣的人事格局下,至少保持了某種政治平衡。基本格局就是蔡英文-新系與非新系之間的博奕關係
然而隨著蔡英文保守的用人偏好,再加上林全啟用許多「老男藍」的內閣成員,這些新政務官對民進黨的政策理念與群眾基礎的理解有限,勢必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再加上總統府新貴甚不瞭解立法院的實際運作,使得政策議題難以推動浪費了席位的優勢。就在執政不力改革不彰的狀態下,導致蔡英文政府的民調直下滑。這使得小英必宣面對陳菊組閣的可能,但其組閣又牽動了新系與非新系在中央與地方的權力關係,如果再把未來2018年六都選舉的提名與派系利益嵌入其中,就構成了民進黨權力鬥爭的條件;在牽一髮動全身的考量下,都可能影響小英、黨內派系與實力派政治人物的政治利益。這可從高雄市長、新北市的初選爭議以及賴清德的動向得到解釋。
相較於民進黨桌面下的暗潮洶湧,國民黨則一改過去宮廷鬥爭劇情,一場由領先群與落後群所構成的「主席選舉大亂鬥」正上演中,其白熱化與激烈程度都超過往常,已經達到令人咋舌與費解的地步。
本來社會輿論對於主席選舉的期待,是建立在有意義的競爭與多人參選的條件上:希望透過理性的討論,將國民黨的核心價值、政治論述政策規劃甚至敗選責任的檢討說清楚,如此才有可能讓國民黨有振衰起蔽或度過寒冬的可能。顯然地,隨著選舉的失控與各種政治八卦化的效應,使得外界懷疑國民黨是否還能找回群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