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資本論》作者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日前訪台,刮起全台一陣「皮凱提旋風」,不僅售票演講座無虛席,國內官產學界大老更是齊聚一堂,一時之間皮凱提書中討論的「成長與公平」似乎已成為現下最熱門的話題。
皮凱提收集並分析了30個左右國家的數據,從中點出「資本主義核心矛盾」,即所得成長率(g)趕不上資本報酬率(r),當資本累積速度遠快於整體所得成長的速度時,財富漸漸往10%的富人聚攏,導致貧富不均的問題,最終皮凱提提出透過課全球富人稅,幫助財富重新分配。由於皮凱提點出貧富不均的問題並主張透過課稅來解決,招致許多完全相信自由市場力量的保守派經濟學者批評,有人質疑他的數據問題,也有人轟他為「馬克思主義者」。
馬克思長期被與共產黨畫上等號,對於保守派經濟學者及高喊「反共抗俄」的台灣社會來說都是一個妖魔化的符碼,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才剛說,「馬克思的《資本論》帶來20世紀大災難」。
然而,皮凱提真的是馬克思主義者嗎?皮凱提先前已經駁斥過《經濟學人》賦予他的「現代馬克思」標籤,昨(16)日於台北演講時被朱敬一院士問到自己與馬克思的不同處時,皮凱提說自己經歷過柏林圍牆的倒塌,並未受到蘇聯共產主義的誘惑,且馬克思強調革命、廢除私有財產,自己在意的只是如何改善所得分配不均,「我的書跟馬克思一點關係都沒有」。
儘管皮凱提已經完全撇清與馬克思的關係,但書名借用馬克思的巨作《資本論》,仍然難免讓人將他與馬克思作比較,許多媒體也認為馬克思將透過皮凱提的著作「借屍還魂」。目前許多經濟學者將此書與馬克思作比較時都將差異都著重於資料分析,如「馬克思欠缺歷史數據資料佐證,皮凱提分析資料較周延」等,不過若參照國內外幾位左派學者的評論,可以發現皮凱提的立論與《資本論》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銷售比一比
《21世紀資本論》爆紅 暢銷全球
《資本論》銷售長青樹 影響深遠
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必須先了解《資本論》是什麼,BBC的報導詳細點出資本論的來龍去脈。簡而言之,1867年馬克思以德文寫成的《資本論》第1卷在德國漢堡出版,不像《21世紀資本論》於上市的隔1年隨即發行英文版並大賣9萬多本,《資本論》一直到20年後才被譯作英文版,那時誰都沒料到這本書會成為影響20世紀最深的一本書。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皮凱提似乎比馬克思成功許多,不過《資本論》是長銷的經典書目,據說每當經濟危機一出現,《資本論》便會再度站上暢銷排行榜,幾乎可說是經濟風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