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乃靜觀點:源頭阻斷,才是假新聞防制的有效機制

2020-04-06 07:10

? 人氣

假新聞在臉書泛濫成災,衝擊各國政治與社會(AP)

假新聞在臉書泛濫成災,衝擊各國政治與社會(AP)

近年來,假新聞不論是透過社群媒體,例如LINE的訊息分享,或臉書的貼文,或是網路及主流媒體的報導,不斷的在我們的身邊流竄。假新聞可能來自個人惡搞、虛構、脈絡錯置,以偏誤或假冒內容,誤導閱聽眾;或者來自網軍有目的的製作假新聞,或內容農場為了賺取流量,寫手可能捏造、改寫或無中生有產製新聞。假新聞由於內容新穎、訴諸情感,讓人覺得驚奇和震驚,讓它如病毒似的不斷傳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多數人基於相信媒體,以及不願查證之下,對假新聞信以為真,常在不假思索的情況下轉發,嚴重時不僅影響選舉結果,歽傷民主制度,甚至戕害民眾的身體健康、危及生命。後者以新冠肺炎的假新聞最為經典,最近網傳「用溫水和鹽水將其漱口至深處,將殺死咽部周圍的病毒,並防止其進入肺部」,但經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核為「錯誤」。若未經查核,卻信以為真,對整個防疫會是很嚴重的突破口。也因此,如何防制假新聞,已經成了社會關切的重要議題。

對於假新聞的防制,回到媒體專業,學者向來大聲要求媒體自律,呼籲記者應注意消息來源的正確性、可靠性,並建立發布前的查核機制。有些媒體因此設有自律委員會,進行監督。另一種聲音,則寄望於提升民眾的媒體素養,讓民眾學會辨識假新聞、知道假新聞的影響性,進而不散播假新聞。這也是台灣政府各相關部會,不論從十二年國教,還是透過社區大學、大學端的通識教育課程,甚或樂齡大學,汲汲於推動媒體教育,希望達到假新聞的防制效果。

然而,就當今媒體產業以KPI、點閱率衡量記者產能及績效的時代,媒體從業人員為求快速發文,及賺取點閱率,報導常以聳動、吊人味口標題吸引閱聽眾。以現在的媒體生態,要求媒體自律,軋軋乎其難。

媒體素養教育有其重要性,但論成效,也很難立竿見影。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分享假新聞常是為了刷個人的存在感、希望透過與他人互動,追求一種內團體、同溫層的感覺。就務實層面而論,很少人會花時間去思考假新聞的正確性;反而是一時情緒反應就轉傳,這是一種膝跳反應,追求的是與人分享所帶來的小確幸感。這是為什麼我們很難藉由理性的教育,達到制止假新聞傳播的原因。至於透過立法以防止假新聞傳播,還須顧及人民言論自由的保障,實非易事。

筆者由本次政府對於新冠肺炎的防治得到的啟發是;防治假新聞如同防疫,由源頭隔離才能制止擴散。

政府的防疫措施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階段的作法是邊境管理,採用隔離和檢疫方法。入境人士離機、入關前即進行檢疫,若有症狀立即隔離或送醫。若有旅遊史或接觸有症狀個案即隔離,以預防社區傳染;第二階段進行減害計畫,包括個人防護、環境消毒等。在假新聞的防制上,若能像防疫由源頭進行隔離,可能較為有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