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按照美聯航高層的最新說法,這架航班當時並沒有出現超售機票的情況,航空公司僅僅是為了自己員工的方便而迫使乘客下機的話,那麼它在這一事件中就無法享受聯邦法律賦予它在超售方面的某些權力,因此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也要大很多。
洛魯索說:「美聯航不能再依賴有關超售的聯邦法規自保,也就是說,自願下機和非自願下機的規約不應被啟用,也不應成為他們可行的法律責任保障。他們因此有可能面對刑事和民事責任,以及因此所導致的法律訴訟。」
乘客事件給美聯航的經濟影響
密西根州立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麥考爾(Michael McCall)說,美聯航本來可以有多種方法使上述事件得到更好的處理,例如在乘客未登機前解決問題,或者向乘客提供更高金額的代金券等,現在卻不得不為自己所採取的行動付上代價,以化解這場本來可以避免的公關危機,並重拾公眾的信任。
麥考爾說:「關鍵是要搶先控制好局勢。處理這類情況一個很好、很簡單的辦法就是設身處地替顧客著想,例如我作為顧客希望如何得到公平的對待,並從這個角度出發採取相應的行動,而沒有必要使事件公開化。」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市場學教授瑪麗・吉利(Mary C. Gilly)指出,美聯航在處理這一事件時考慮的只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幫助員工到達目的地,而沒有考慮對待顧客的方式以及他們對公司的長期價值本身就是一種投資,她認為,美聯航的處理方式有可能造成因小失大的經濟後果。
吉利說:「顧客在抱怨他們所受到的待遇時,與滿意自己所受到的待遇相比,會向更多的人講述他們的經歷,就社交媒體而言,這個傳播力是成百萬倍的。這段影片將會影響顧客是選擇美聯航還是其它航空公司的決定。」
吉利教授預計,上述事件短期內會對美聯航的經濟效益產生一定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很難預料,因為消費者行為受價格和方便度等多項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