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中國供應鏈的彈性措施及長期管理的考慮
中國長年來向全球製造商提供大量組件、原材料或加工料以及子系統,其中因COVID-19而受害最深的是汽車、電子、製藥、醫療設備和用品、消費品等行業,使得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 面臨恢復的挑戰,而全球製造商也受到供應鏈短缺的衝擊,但在中國境內亦因下列因素而使恢復緩慢: 零件、勞動力、交通仍未暢通、員工保護要求條件因疫情而提高等。
全球製造業和OEM爭相尋找替代方案,例如將訂單轉給二級或三級供應商,以彌補主供應商錯失的交貨;一些OEM修改其生產系統,例如上海通用五菱 (SGMW) 公司改造生產口罩,以創造利潤及維持聲譽;一些公司與政府談判,准許派遣包車甚至飛機從偏遠地區帶回勞動力。某些工業領域,如電動汽車 (EV) 的生產,供應來源議價能力已從OEM轉移到供應商,特斯拉和寧德時代 (CATL專生產電動汽車電池包) 成立戰略夥伴,為特斯拉在中國生產的Model-3製造電池,而不由松下獨家供應;此外松下和豐田也達成協議,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專業生產電動汽車電池;另寶馬還簽署一個重要協議,以美金79.2億元從CATL購買電動汽車電池,顯見供應鍵因應供應和需求的再組合。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公司擁有主要的中國客戶,其中80%以上依賴中國供應商,儘管中國正逐步的恢復工作,但COVID-19疫疾已傳到日韓歐美,蘋果執行長Tim Cook都宣布第一季營收不可能達標,故需要較長時間以重整供應鏈及生產組合。
欲使潛在供應商在製造、質量、產能、交付、成本及對工程的反應力合格,需花費時間與精力,在傳統上供應鏈乃為長期需求而設置,建立後不易快速變更,難以適應不可預測之中斷,如病毒感染、自然災害、氣候變異和地緣政治緊張等。COVID-19提醒決策者在供應價值鏈的設計中,必須考慮KPI (註1),除了上述傳統元素外,還應加入新的績效指標,如彈性、反應力和可配置性(3R,註2)。 (註1)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 一套評估團隊或企業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的度量標準,通過對組織內部流程的輸入端與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衡量。
(註2) 3R (Reduce減少浪費,Recycle來料回收,Reuse 回收利用)。未來全球供應鏈中應建立透明度的基礎設施和技術手段,並進一步開發預測模型,使在不確定性和風險因素的情況下,對供應需求進行主動調度和動態計畫,預測模型可協助公司決策者對各種狀況進行假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