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許多國家因應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限制境內活動,關閉大多數企業和學校,陷於國民健康與經濟發展的兩難,擔憂疫情緩和後就解封,會不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香港大學研究人員8日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研究報告,強調直到研發出新冠病毒疫苗之前,解除封鎖都是險棋,並指出中國若想只藉著一次封城就壓平曲線,使公民回復正常生活,當局一定要嚴密追蹤新增病例,及時改變防疫對策。研究並得出結論:中國只能部分解封,維持部分限制措施,否則將面臨非常危險的第二波疫情。
抓到開放與防控的平衡
主導研究的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科學委員會成員胡子祺表示,中國限制措施似乎已將感染人數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但是由於中國沒有針對新冠肺炎的群體免疫,隨著企業、工廠恢復運營,學校逐漸開學,社會交流增加,病例數量很容易再次竄升。特別是考慮到新冠肺炎繼續在全球蔓延的情況下,境外輸入病例數量增加的風險加劇。」
中國已經將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從2或3人降為1人。基本傳染數在流行病學上是指,沒有外力介入、所有人都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一名感染者能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研究人員警告說,但如果當局太快就把大範圍地區給解封,使民眾恢復往常生活,那麼基本傳染數將再次上升,因此政府需要密切關注目前疫情動態。
研究表示,即使政府採取強硬措施來減少病例數,一旦解封、讓病毒有機會趁隙入侵,「可能會導致健康和經濟損失都增加」。胡子祺提到研究的建議:「諸如保持社交距離、改變生活行為之類的限制政策,依舊需要維持一段時間。在研發出疫苗、廣泛施打之前,找到『恢復經濟活動』與『保持基本傳染數低於1』兩者之間的平衡可能是最佳策略。」
多數居民染疫產生抗體,爆發第二波的風險才會減少
梁卓偉也指出,如果在第一波爆發時,國家大部分人口(50%至70%)已被感染並且現在產生自體免疫,那麼病毒將很難捲土重來,但中國即使是在重疫區武漢,遭感染且對疾病免疫的人,占人口數的比例仍不到10%,這意味著許多人依舊會受到感染。疫苗會增加免疫人群的百分比,但預計至少一年內都不會研發出疫苗,梁卓偉說:「這些數據讓人無法喘一口氣。」
即使疫情減緩,也應具憂患意識、補齊醫療設備
此研究採用中國流行病模型,調查1月中旬至2月29日,在北京、上海、深圳、溫州及除了湖北之外的10個確診病例最多省分的疫情變化。報告發現,湖北省的死亡率接近6%,而整個中國本土地區的死亡率則不到1%。
致死率不同,肇因於每個省的經濟繁榮程度不一樣,也與醫療設備多寡有關。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說,即使在北京和上海這種最繁華、資源最豐富的特大城市中,醫療保健資源也是有限的,患者突然大量湧入醫院,也會使醫療體系陷入困境。他表示:「我們的研究發現,確保本地醫療系統擁有足夠人員和資源,在最大程度減低死亡人數方面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