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民為八田與一立銅像 研究者黃震南:這是跨越政權的感恩

2017-04-17 17:07

? 人氣

位於烏山頭水庫旁的八田與一雕像(ellery@Wikipedia / GFDL)

位於烏山頭水庫旁的八田與一雕像(ellery@Wikipedia / GFDL)

位於台南烏山頭水庫園區內的八田與一銅像,昨〈16〉日清晨被發現遭破壞頭部斷裂,引起軒然大波。號稱「藏書界竹野內豐」的黃震南昨晚也在臉書粉絲專頁「活水來冊房」發文,感念八田與一是無國界的工程師、真正的人道主義者,雖然銅像被破壞,但幸好台灣人的記憶開始延續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黃震南提到,自己因為隨著父親合編《台灣詩三百首》,負責注釋及賞析,開始翻找原本不認識的這些人、這些事,才進一步了解八田與一。他指出,八田與一除了建造嘉南大圳,台北的下水道工程、桃園的桃園大圳、南投日月潭水力發電所、台南自來水計畫、高雄港建設,從北到南,都有他的足跡。

而民眾熟悉的嘉南大圳,興建的背景是因為嘉南平原雖然廣闊,但大多是「看天田」的荒地,若不下雨,農民便沒有水灌溉。然而,清代政府卻採取中央集權制度,地方無財力興築水利工程,甚至害怕工程造成虧損。再者興建水利工程失敗率很高,萬一虧損,官員須自行賠償,因此,清代官吏除了少數如曹瑾興建高雄「曹公圳」之外,大多藉口「休養生息」,也不願興建水利工程救助農民。

八田與一在1917年向日本總督府提出建圳計畫時,一開始也遭日本政府駁回,但他不顧與上頭政府抗爭,及底下民眾抱怨、質疑的態度執意興建,甚至舉家搬至工地與工人一起作息。嘉南大圳完工後,他更立碑紀錄數十年來因為工程罹難的人員,名單公平的依姓名順序排列,而不依職位高低排序。黃震南在貼文中表示,嘉南大圳的興建令台灣的農產提昇了好幾倍,就算當時日本學者矢內原忠雄批評嘉南大圳是為了資本家開設的糖廠而建,但依現代學者的估算,大圳對甘蔗—也就是糖廠的獲益並不大,大圳實質提昇的,是一般農民的所得。

黃震南表示,大圳的意義,直接反應在情感上的具體表現是:民眾感念其功績,在八田與一在世時,便執意鑄造銅像紀念。這尊銅像,並非偶像崇拜或殖民主義下的產物。台灣人在水利工程結束時,往往會建造寺廟祭祀功勞者,如高雄曹公圳的曹公廟、彰化八堡圳的林先生廟、嘉義十股圳的蔡葉二將軍廟等,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這是台灣人的人情味。

黃震南說,八田與一的銅像,想必繼承了台灣過往水利工程完成後,農民感念建廟的情感。這是跨越了時代、超越了政權的感恩。

黃震南坦言,自己當時閱讀這些有關八田與一資料時,深深的被震撼,這是他第一次讀台灣史,讀到想掉淚的經驗。黃震南說,雖然八田與一的銅像被破壞,但這只會加強台灣人與歷史的連結與羈絆,因為「有形的銅像能被毀壞,無形的情感卻無法動搖」。

喜歡這篇文章嗎?

焦家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