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台旅遊是愛國教育延伸
由於是買方壟斷的市場,中國組團社可以挑選台灣的地接社,在全台灣三千多家的旅行社裡面只有五%、一七○家「有關係」的旅行社可以接到陸客團;這些組團社很容易成為中國政府的在地協力者,為了迎合陸客心態,旅行社在挑選導遊時,也會盡量以偏統的軍公教人員為主。
這樣的操作邏輯發展到最後,就是垂直整合的一條龍模式。不只是利潤以退佣方式流回中資控制的企業,還在觀光旅遊中到處展演寶島人民的祖國情懷,讓台灣社會銘刻著中國天朝主義的政治凝視,展現台灣必須放置在中國崛起的政經秩序軌道下運行才有未來的想像。
難怪有許多陸客會認為,他們是來給台灣送錢,台灣跟香港一樣,都是要靠中央經援;現在台灣的旅遊產業陷入絕境,正好提供「祖國來援」的絕佳時機。
旅遊的核心是創造獨特的愉悅經驗,讓遊客回味再三,以至於會想要再回來,再次體驗那愉悅的經驗。台灣擁有亞洲島嶼最複雜的地形景觀、融合漢日美的歷史文化、海納百川的美食、世界數一數二的治安與健保、熱誠助人的民族性格,這些因素共同組成台灣動人的旅遊誘因,是台灣人多年來共同創建的結果。政府正好可以利用這次的紓困措施,重造台灣的人文地景。
舉例而言,鄭成功水淹鹿耳門的海戰,「東寧王朝」在台灣各地的開發過程,就可以設置一個在地的主題樂園,甚至於桌遊等相關產品。高雄的哈瑪星(Hamasen)是日語「濱線」之意,銘刻著百年前高雄由《天津條約》開港,轉向殖民地工業化與南進的起點。
以獨特在地內涵吸引旅客回流
面對如今去工業化的發展困境,可以設計迷你型的黑客松活動,讓民眾在娛樂中參與提供港市發展的解決方案。如今的美麗島站更是黑色旅遊(dark tourism)中關於轉型正義的最佳教材,根本應該納入國家文官學院的訓練課程之中,讓國家官員知道,他們為了何種道德理想在維持政府的運轉。
如此一來,不只在文化內容上不斷地加值我們旅遊產業,也能以獨特的在地內涵持續吸引旅客回到台灣,同時避免台灣變成中國愛國教育的觀光景點,反過來向中國旅客彰顯「台灣價值」的內涵。
*本文原刊新新聞第1728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