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中主要景點出現爆量的人潮,引發普遍對爆發群聚感染的顧慮。但關於五一連假是否取消,蘇揆在最近的立院質詢,仍然篤定的回應:「看疫情發展,目前沒有規劃。」至少在風險評估上,這樣的政策取向應該會有偏誤;而且採取客觀事實為本的社會風險評估,或許可能揭露許多潛在的現象。
清明連假前一些群聚熱點平常週末人潮稀落,而政府推出的「社交距離」卻在連假破功,幸好未曾發生群聚感染,目前相關疫調791人皆陰性,且連日出現零確診。那股清明人潮的隱憂,應該是平安度過了;持平而論,運氣相當好。這對五一人潮會有「不相信狼來了」的鼓勵效果。
近日疫情指揮中心提出的9大場所人流管制等,對群聚熱點人潮仍同樣是無強制的輔導勸說為主。按照蘇揆的說詞,顯然主事者預期五一也會好運氣吧?就不打算取消連假了,而且傾向於仍採消極的管理。有如再試一次運氣。
從評估政策風險的角度,主事者不應該只是考量「下次連假的運氣是否跟這次一樣好」,而或許應該考量在整個施政期間,是否會有任何事故或災損。因為任何一次爆發群聚感染的代價都很大,且其政策理念是「這次好運,下次繼續」,如果今年中還要經過4次連假的考驗,則應該考量4次都不會爆發群聚感染的運氣有多少。
兩種風險考量落差之大,足以提醒主事者及時改弦易轍,警示不應該等到出事。暫虛設每次長假的群聚感染風險有兩成為例,也就是無群聚感染的機率有8成,那麼4次連假一路平安的運氣是8成的四次方,僅剩約4成,可見差很大!虛設每次連假群聚感染風險有5分之1,是否合理尚在其次。
近日連連出現單日零確診的好事,似乎這項警示顯得無謂。主事者對五一連假的樂觀尚且涉及另一層風險評估的疑義,其內涵值得審思。筆者並非生物統計專家,僅由社會風險評估的角度來推理如下供參。
以至今的疫情觀察,這個群聚感染風險基本上來自近期由歐美等返國民眾之中,可能有無症狀感染者、偽陰性確診者等,這些帶原者在台灣人口的佔比非常小。疫情中心記者會因此經常的說法,是以這個佔比推定「群聚之民眾中可能帶病毒」的人數比率非常低,而認定發生旅遊、社區等各種群聚感染的機率很小,顯得很安全。
雖然群聚之民眾中可能帶病毒的比率非常低,但風險評估應該是研判在群聚中「至少有一人」帶病毒的風險。上述帶原者佔比也可以推定群聚中「任何一位民眾為帶原者」的機率微乎其微,也就是「個別民眾為安全的非帶原者」機率很大,但如果在連假四天總共有百萬民眾旅遊群聚,那麼其間都沒有出現任何帶原者的機率,是「個別民眾為非帶原者」機率的百萬次方,則顯然是非常的低;換言之,其實在百萬民眾群聚中,清明連假出現任何帶原者而可能爆發群聚感染的風險是很高的。
這個風險很高可以理解,然而實際上清明連假卻沒有發生群聚感染,除了好運,頗令人意外而費解;公衛學者若有同樣的社會風險理解,或許必要探索有否預期之外的因素。
僅按筆者非專業的推測,因為極少量的帶原者幾乎都是無症狀感染者、偽陰性,難道受其等感染的對象也會傾向出現無症狀的同類?也就是出現更多的無症狀帶原者,未來仍可能發病且有感染力,則是否為另一層風險?
清明連假卻沒有發生群聚感染的原因,另一可能是或許除了卡介苗之外,我國民眾的生活史還有其他有利的生物特性。則中華民國就不只是好運了。
此外,風險評估以期望值為依據,除了相關的機率評估,當然必要納入預估損益的額度。即便僅就可能感染人數和醫療資源消耗,以陳時中部長近日表示,每一名確診者的直接社會成本為210萬元,乘上可能感染人數,則總額之大不難想像;日韓、歐美各國群聚感染爆發的案例,所耗費資源足以借鏡。更何況還有社經層面及個人生活的後遺症。
在近期旅外國人大量自疫情超嚴重的歐美等地區返國的情況,而台灣至今與未來仍須相當開放邊境,即便清明連假曾經有好運,對於徹底防患旅遊群聚感染的措施,主事者實在沒有觀望的理由。
*作者為台大農經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