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學習的場所 不是真人實境秀
此外,如同其它放榜新聞,新北市教育局也找了滿級分的高中生受訪,散布「學習的要素是要對自己負責」的成功單一想像。然而成功的樣貌往往不是單一原因,更不是只有個人的努力。許多研究都指出,除了個人的天賦、努力之外,學生的學業成就很大部分是受到原生家庭階級、經濟狀況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的影響。但放榜新聞透過「造神」簡化了成功,得到了閱聽眾的點閱率(利益),社會制度的反省成為彼此共同不說的默契。
學校生產出高分學生,透過放榜新聞宣傳出去,放榜新聞塑造聳動的神話吸引點閱、吸引「消費者」前來就讀學校,學校再生產出更多高分學生……漸漸的,我們忘記了學習的本質,拋棄了對個人的探索,成全了社會的需求。有誰還會記得教育的目的?
比起「錦上添花」 社會更需要「雪中送炭」
也許看到這邊,有些人還是會認為杜絕放榜新聞「矯枉過正」,畢竟學生在階段性目標上獲得成功,會感到得意、驕傲,進而希望公開分享是人之常情。而我們也許也可以思考,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透過「代言人」將個人經歷二手傳遞是否還是必須?若是仍有必要,在「尊重學生意願」之前,校方是否有責任教導學生相關的利弊得失?學生是否能夠獨自承擔來自社會的誤解、謾罵、甚至是性騷擾?而當我們是閱聽眾,我們是否可以分辨出媒體的誇大和不實?是否可以看出新聞背後的既得利益者?是否可以在拿起鍵盤「施暴」之前,學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學生的學業成績反映的是個人的努力、天賦,以及其他社會性因素的總和。比起那些在大學考試獲取「成功」的少數人,我們的社會更需要關注的,是否應該是那些落在榜單外的、沒有名字的大多數人?台灣教育如何走出一條更好的路,不只是學生主體,是家長、老師、學校、政府、媒體、社會共同的責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議題。
*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