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五一連續假期,先前就人警告民眾出遊,可能出現防疫破口;接著又爆發敦睦艦事件,又更讓人擔心。不過,從近日疫情狀況看,政府應該不必過早發出警示,五一連假如能通過試煉,或可成為重啟經濟的試金石。
從1月下旬武漢爆發新冠肺炎而封城後,台灣算是經歷幾波疫情爆發風險,從爆發初期的第一波疫情衝擊,到之後的武漢台商返台、海外國人回國、春假出遊人潮、敦睦艦染疫等,一波又一波的衝擊,可謂關關難過關關過,至今確診人數429人、死亡6人,可說成功守住。
4月春假的連續假期,因出遊人潮意外的多,原本門可羅雀的風景區,住房率出現超過8成的榮景,一度引發政府與社會的憂心、恐慌;當時政府除了發出「國家級警示」外,甚至派出警員到現場「宣導保持社交距離」。但最後原本擔心的疫情高峰並未出現,大家鬆了一口氣,接著國內出現幾次零確診或無本土病例,如果不是之後出現敦睦艦事件,民眾應該會更「放鬆」而恢復原來的活動與消費行為。
不過,敦睦艦事件的「危險期」應該已過,同時國內這2天都是零確診,更已連續14天未出現本土病例,雖說疫情變化難測,永遠不能放鬆警戒,但也不必反應過度。在國內疫情穩定情況下,民眾必然會逐漸增加因防疫而減少甚至停止的活動─不論是出門旅遊、逛街購物、外出餐飲、各種聚會與活動等等。一來民眾確實需要「透透氣」,恢復正常的活動、社交及生活,二來,經濟也需要更多活水,民眾終究需要賺錢養家活口,許多服務業小商家對此「如大旱之望雲霓」。
防疫當然重要,不過,經濟也不能完全忽視;因為現實的是:總體而言,任何一個經濟體,都無法承受經濟長期封鎖、幾近休克的代價;個體而言,經濟長期停擺結果,民眾承受失業、生活難以為繼的痛苦。歐美國家疫情即使仍在高峰,都已逐漸放鬆管制,讓經濟及民眾得到喘息的空間。歐盟就很清楚的表明,限制措施不可能長期延續,各國必須規劃、同時彼此協調重啟經濟和社交活動。
台灣因防疫成功,政府並未祭出強制、大規模的封城、居家隔離令,大部份生產活動、民眾生活消費都可正常運作,並未強制暫停,也因此經濟受到的影響遠比歐美、中國都小。例如官方發佈的3月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成長率都達10%以上,顯示台灣大部份工業與製造業生產未受疫情影響,今年經濟成立率預測值仍為正值(1趴多),遠高於歐美的衰退5-10%。
不過,在疫情期間,工業生產雖未受影響,但民眾自發性的降低外出消費購物、取消旅遊活動、減少聚餐外食,不少相關服務業營收直接萎縮8以上,甚至面臨存亡關頭,幾家著名餐廳就直接宣布「內部整修,暫停營業」。坦白說,數十萬大大小小的商家,生意都下滑,政府想救也救不來,更不可能長期補貼紓困,最後還是要靠經濟回到正軌、生意上揚才能解救。
五一連假應該會是一個適當的試驗期,這個連假是勞工休假、公教與學生未休,預料出遊人數會低於春假;在國內疫情受控下,只要民眾繼續保持好習慣:外出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從先前經驗看,應不會造成疫情擴散。
台灣與歐美、中國不同之處在:因為沒有政府下令的大規模封城、居家隔離,因此重啟經濟的按紐主要掌握在民眾手上。如果順利度過五一連假試驗,政府與民眾都會對防疫與經濟、正常生活之間的均衡點更能掌握,民眾會更加嘗試著回到正常生活模式,台灣經濟也可望回到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