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周三公布首季經濟衰退4.8%,接著歐元區數字出爐、衰退3.8%,早幾天前的中國公布的數據,首季也是衰退6.8%,加上尚未公布但難逃衰退的日本,今年是數十年僅見、全球4大經濟體一起衰退的歹年冬;更淒慘與嚴重的問題是:衰退尚未到盡頭。
今年1月中美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原來預期可帶來較穩定、成長率也較好的全球經濟與貿易,不過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與擴散,以前所未有、甚至外界從未想到的方式,直接一棒就打爛全球經濟;雖然對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數字、未來是V型還是U型復甦,各經濟智庫、經濟學家還是爭論不休,但對今年會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後最慘淡的一年,算是已有的「共識」。
一般看全球經濟展望時,幾個主要經濟體受到的重視程度會更高:美國GDP規模20兆美元,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也扮演著全球經濟引擎角色,因此擺在第一位;歐盟整體規模18.8兆美元,既是全球第2大又是發達經濟體;日本規模5.1兆則是以國家計算的全球第3大經濟體,這3大發達經濟體,時常扮演引領(或拖累)全球經濟的角色。
此外,原本過去會分發達國家及新興經濟體來看,中國過去是擺在新興經濟體中一起看,但2008年金融海嘯後,中國的重要性提升,不但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拉近與美國的差距,也成為全球3分之1經濟成長動力的來源,因此現在都被獨立出來觀察,甚至一定程度上取代或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代表。
今年被疫情衝擊,這些重要經濟體全部滅頂。
美國首季經濟衰退4.8%,只是一個開始,第2季才是最慘烈的衰退。美國的GDP(國內生產毛額)中,服務業所占比重約82%,而這次疫情重創的部門以服務業為主,各國的封城、居家隔離,直接就讓餐飲、零售、交通、旅遊…直接關閉。而美國第一個封城的加州是3月20日起,紐約22日封城,之後陸續各州封城、頒布居家隔離令。
因此,純以時間看,疫情衝擊經濟的效應,只有一小部份反應在首季經濟統計中,大部份的衝擊,會出現在4-6月的第2季數字上。美國幾個主要預測單位,預測第2季的衰退幅度在25-34%左右不等,不論是高標或低標,都是史上最慘,高於大蕭條期;全年衰退幅度則在5-8%之間。
中國首季衰退6.8%,號稱文革以來最差,雖然中國最差的谷底在第1季,第2季後因疫情控制、復工率提升,經濟可望回升,全年成長率預估仍是1-2%左右的正成長。不過,未來仍有歐美的末端需求崩潰、或疫情再起帶來的風險存在。
至於日本,去年第4季已出現7.1%的衰退,雖然日本並未出現全面性的封城,不過原本就已疲弱衰退的經濟,今年仍難逃衰退;歐盟去年第4季成長率不到1%,龍頭國家德國在零成長邊緣徘徊,今年3月初各國即陸續開始封城、居家隔離,各國服務業比重也在7-8成之間,衝擊更高,首季與第2季都難逃衰退,周四先公布的歐元區是衰退3.8%,法國、西班牙衰退幅度都超過5%,最嚴重的第2季,專家估計衰退幅度在兩位數以上。
這應該是數十年來僅見,包括美、中、歐、日等4大經濟體,一起掉入衰退,第1季就如此,當然是淒涼無比,但悲劇尚未結束,中國固然率先復甦,第2季可能出現正成長,但歐美第2季會繼續沈淪、衰退幅度20-30%,預估下半年經濟才會有起色,至於年底之後是否會有另一波疫情再次衝擊經濟,仍在未知之數。
台灣經濟向來受中美經濟的影響最重,中美同時掉到衰退、或在衰退邊緣,可以讓台灣經濟成長率少掉1.5個百分點左右;而世貿組織(WTO)4月的預測顯示,今年「最佳情況」下,全球貿易衰退13%,最慘情況下衰退32%,台灣出口占GDP比重達6成多,以今年外在環境的慘況,雖然國內經濟智庫的預測,台灣今年仍能維持1%左右的正成長,但其實掉入衰退的機率恐怕更大,特別是大部份人都預測疫情仍會捲土重來,經濟恐怕會是「W型」,從政府到民間,最好「多備糧草」好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