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政府最重要的國際經貿策略,但執政近一年,尚未有亮眼成績;而外貿協會是台灣突破官方外交障礙、執行新南向政策的活棋,如果說,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是新南向政策軍師,那麼新任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就是最新南向最前鋒。
黃志芳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坦言,比起中、日、韓以軍團式戰略,搶攻東協與南洋市場,台灣組織戰相對鬆散,因此他認為貿協要協助組建台灣國家隊。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雖然政府推動新南向已經一年,但我們採訪碰到很多東協台商,大家都搞不懂新南向與舊南向有何差別?
新南向是鼓勵開發內需
印度優先,周邊國同時發展
黃志芳:新南向政策是鼓勵開發東協的內需市場,可以說舊南向是一種降低成本的思維;(新南向)去開發它的內需市場,希望提高附加價值,就是一種價值提升的思維。要鼓勵台灣有優勢的產業,把東協當作台灣內需市場的延伸。我們在很多產業有優勢,像醫美、綠能的解決方案、工程顧問的諮詢、道路運輸系統、先進的農業。
問:但政府新南向政策包含18國,各市場落差巨大,資源有限情況,要怎麼做有效安排?
答:這18個國家,東協10國是重點,無庸置疑,在印度這塊時,我們是等於把印度次大陸做一整體來看,印度還沒獨立前,巴基斯坦、孟加拉都是它的,我們覺得處理印度時,應該周邊國家一起處理。
經國貿局大數據分析,整理出來是: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對貿協來說,有商機的都不能放棄,但將來會把印度列為優先重點。
在印度建產業生態圈
領頭羊帶動中下游一起去
問:但中、日、韓早在印度大舉布局,台灣現在才把印度當重點,會不會太晚?
答:南亞是舊南向沒有的新市場,印度過去長期被台灣所忽視。現在韓國、日本、中國大陸是一大批的、軍團的,我們如果現在不去,將來要再去難度就更高了。
現在有興趣的台商越來越多,像是機械業的龍頭友嘉集團要擴廠了;我們希望在印度建立一個產業生態圈,有領頭羊帶動,中下游供應商一起進去,印度市場絕對夠大,絕對夠台灣產業未來20年的發展。
新南向裡面,有一個重要項目是協助業者去爭取公共工程的商機,概念上是要形成一個「台灣隊」。有的擅於設計,像中興、世曦;有的機組、土建,像大陸工程;中鼎擅於石化廠、大型機械廠的蓋廠,怎樣去找到好的標案,讓國內業者結合起來做,我們銀行團用聯貸支持他們去推動。
下一步前進巴基斯坦
台貨受歡迎,但卡在簽證
問:南亞國家巴基斯坦,是擁有近2億人口的大國,貿協對這市場有想法嗎?
答:台商進巴基斯坦的障礙,比印度還高,第一是治安條件不好,暴動、恐怖主義等問題,第二個是中國,雙方有簽FTA,關係密切。但事實上,巴基斯坦商人對中國印象並不好,中國用傾銷打擊當地產業,中國的產品有品質問題。
他們非常喜歡台灣產品,但來台灣有簽證問題,很難。我們在推新南向過程當中,發現簽證卡住很多商機、很多觀光客、很多人才交流,現在貿協就商機這塊先處理,商機才能夠活絡起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