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今年再創政治人生高峰,她不但高票連任、更晉身全球最會抗疫的女性領導人之一,和德國總理梅克爾並列;然而,台灣的女性似乎無法分享這樣的榮耀,不但新任閣員中女性只有區區4名,連有最好文化部長之稱的鄭麗君,離開內閣的其中一個理由竟是要回家帶小孩。
像台灣這樣經歷重大轉型的國家,每一任總統必然都有其歷史意義(或使命),蔡英文2016當選,大家公認的其中一項歷史意義就是:台灣首次選出女性領導人;然而,女性總統出線,是否代表女性同胞可以沾光,或是有沒有必要沾光,那就有很大的推敲空間了。
「女性都當總統了,妳們還吵什麼」!
女性同胞無法沾光,現在幾乎是以確定的;2016年蔡英文當選、林全受命組閣時,當時任何檢討女性閣員比例的聲音都會被反譏:女人都當總統,妳們還不滿足!這句話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女人既然拿到最大獎,其他也不用太計較; 第二個層次是:女人既然當總統,其他女性的權益也會水到渠成,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第三個層次是:總統是全民總統,為何要特別照顧女性的權益?
經歷過多種權利抗爭的台灣人當然知道,總統的權力不能代替人民有權,總統的榮耀如果靠眾多女性的委屈堆積而來,榮耀也會黯然失色,所以真正的關鍵問題是,女性當總統,女性自然就賦權?女人不吵,4年下來嘗到後果,五二0新閣名單曝光,加上公平會及促轉會等獨立機關後,女性閣員才湊足4人,嚴格說來,只有勞動部長許銘春1人算是女性閣員。
對於這次新閣的性別組成雖有反彈,但其實零零星星、聲音微弱,畢竟前一個內閣,女性也不超過10人,所以女性團體的抱怨幾乎形同哀求,她們的主張不是女人有權(entitled)拿到半數席次,而是拜託!席次不要再掉了,一不小心可能就要一席不存!
真的找不到女性政務官人才?
多年以來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就已是女多於男,換句話說,至少在起始點女性並不輸給男性,很多行業(如金融業)入行一開始女性員工人數就高於男性,但從基層到金字塔頂端,一路淘汰(或是反淘汰)下來,金字塔頂端往往就只剩下男性,或是極少數深感高處不勝寒的女性;蔡英文或蘇貞昌大概不好意思兩手一攤說:內閣的性別比例也不過就是反映社會真實現狀,畢竟蔡政府是以進步為號召,也與進步世代結盟才能爭取到年輕世代、進而贏得選舉。
女性被一路淘汰的原因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她們負有生育的天職,事實上,台灣社會並非一灘死水,也在進步中,根據勞動部統計,2009年有薪育嬰假施行之初,在全國總計6000多名申請育嬰假的勞工中,男性只有不到1000人;3年後也就是2012年,申請育嬰假的勞工人數爆增10倍至6萬0713人,其中男性人數也首度逼近萬人大關,最近幾年都有近兩成的數字。換句話說,願意當奶爸的男性,比世俗想像來得多,社會在進步,台灣五二○新閣,可以套用一句大家常講的話:政府往往是最落後的部門。
正如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第4屆民間委員的聲明所形容的,到底有多陳舊的腦袋,才會擬出這一分單一性別超過90%的內閣名單。
不能陪小孩 女性閣員獨有的罪惡感
這次內閣最諷刺的是,文化部長鄭麗君下台前,就有人對媒體放話說,她要回家陪小孩,果然,五二○前夕,鄭麗君確定未留任後,立刻在臉書貼出與兒子的合照,表示選前便承諾孩子,也感謝蘇貞昌成全。
多虧總統府駭客密件,我們現在知道蘇貞昌對文化部長另有所屬,鄭麗君和蘇揆合演這場戲可能是政壇生存難以避免,但對性別平權實是負面示範,試問有那個男性閣員需要如鄭麗君這樣有不能陪孩子的罪惡感?當常常還有女性因為生產或育嬰而面臨工作歧視時,當還有很多女性請了育嬰假就很難回到職場時?鄭麗君的罪惡感豈非更證明女性生產後就不該繼續留在職場?
蘇內閣的反示範證明了一件事:選出女性領導人對性別平等只是不太大的第一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