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來堅持與上百尊神明共眠,他國小成學徒,一雙巧手驕傲向中國贗品宣戰!

2017-05-15 17:23

? 人氣

座落在雲林崙背的小小神像工作室,就緊鄰當地信仰中心崙背天后宮的旁邊,這裡除了是林千翔師傅創作神像的地方,更是他從小到大跟著傳統信仰認識生命以及自我成長的故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神像的製作過程繁複而且具有許多信仰及文化的規範於其中,但隨著台灣過去幾十年神像產業代工化的生產方式轉變,使得大部分與神像產業有關的老師傅都只會部分的技能,而神像的完成改成方便量產和代工的方式製作,使原本的文化性被瓦解,藝術性也逐漸消失。

「神像創作」慢慢變成「神像代工」,有些人專職選木頭、有人製作粗胚、有人精雕、有人彩繪粧佛,或是專門負責開斧、開光等科儀,真正十項全能且具有能力從頭到尾將自己的構想實現成為一尊神像的師傅曲指可數。而林千翔師傅就是在台灣當前困難的市場生態下,少數堅持把神像製作提升到藝術層次,並且堅守復興傳統文化價值的新生代師傅。

簽名牌與六合彩,一個量產神像的時代

林千翔的技術源自於自己的父親。

小兒麻痺的父親在十三歲的時候就被家長送去特殊教育學校,當時的特教學校除了一般的生活課程外,也十分重視身障者的技能訓練,所以年紀輕輕就學會了雕刻。直到十五歲,就隻身離開學校到親戚介紹的木雕廠做日式神像和日式窗花的雕刻,出口日本;但過沒多久就遇到了中國廉價代工的崛起,因此隨著大陸工廠的低價競爭以及父親兄長要求分家獨立的家庭革命,只好放下雕刻刀回到雲林養雞,選擇一個可以自己獨立掙錢的工作。

不過在經過了一段時間以後,父親因為對於雕刻念念不忘,心裡認為養雞並不適合自己,所以自己再次拿起雕刻刀,前往雲林麥寮向神像雕刻的前輩丁朝山先生學習,拜師學藝,開始神像雕刻的學徒生活。

那時正好是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幾年,景氣大好,許多民眾在工作之餘都十分風靡簽賭大家樂與愛國獎卷,幾乎人手一尊神明帶在身邊「觀名牌」,也因此神像產業大起。

根據父親口述,當時的神像就像消耗品一樣,許多人會在簽六合彩前把神像帶到溪邊求號碼,一邊在蘆葦搖曳的石岸旁找到一個好位子,一邊念念有詞的和神明「對話」求明牌,直到晚上一開只要有中頭彩就蓋廟迴向,沒有對中,就把神像推到溪底去,隔天再換一尊神像、換一間廟、換一個神。

想當然,大部分的神明都沒有辦法滿足賭客的要求,也因此當時的溪底有許多的神像,自然而然購買新神像的需求也在當時快速提高。而林千翔的父親就在那樣的環境下長大,當時的神像雕刻就是逐利而雕。

70年代的神像雕刻與現在不同,師父教會學徒以後自己就不太需要做,主要負責接單和交給底下的徒弟去雕刻,而為了能夠應付當時接單的量,一間神像雕刻工廠最多曾經聘用到二十七位師傅,而且用生產線分工的方式增加產值。有些師傅就專職雕刻、粉線,有些像是磨砂紙和打底漆就交給女工,訂單量大的時候還會請台中的師傅下來幫忙雕刻粗胚,把流程分工分得很細。而父親就在裡面負責粗胚雕刻,成為生產線之中的一環,一待就待了十年之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