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士·龐德藝高膽大風流倜儻?蘇聯人也有自己鍾愛的螢幕間諜,名氣沒有007大,但可能正是他引誘了年輕的普京、成就了今日硬漢總統。
蘇聯版詹姆士·龐德和英國的那個完全不同,他沒工夫和女人搭訕、擺弄各種新鮮、神奇的玩意兒。他的時間和精力全部花在工作上。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施季裏茨化妝隱藏在柏林,滲透進入德國高層。
施季裏茨(Max Otto von Stierlitz)是12集連續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中的主人公,每年5月9日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蘇聯電視台都有播出。
該片首播是在1973年,當時據估計共有5000萬到8000萬人收看。
片中的明星之一沙什科娃(Eleonora Shashkova)說,「每天晚上都是萬民空巷,人們下班後趕快跑回家,不想錯過下一集。」
除了情節起伏跌宕、驚心動魄之外,這部連續劇的核心也是冷戰時期的完美體現:1945年,施季裏茨打亂納粹和美國之間的秘密媾和談判。
但是,它還有另外一個鮮為人知的目的。
沙什科娃說,「片子展現了秘密特務的重要性,在我們國家,他們非常受人尊重。這向戰後一代人灌輸了愛國精神。」
事實上,連續劇是安德羅波夫(Yuri Andropov)親自下令拍攝的,當時他是KGB(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頭目,後來成為俄國領導人。片子是宣傳計劃的一部分,目的是要吸引年輕、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加盟克格勃。
上映之前,安德羅波夫親自審查批准;拍攝工作是由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監督的;兩名KGB特務兼職顧問,片尾鳴謝以假名出現。
普京從來沒有明說過他是不是受了施季裏茨的啟發和激勵才成為間諜。但是,片子首播之時普京21歲,兩年後,他加入KGB。
時光流逝,後來普京也和施季裏茨一樣被派駐德國。
如果說英國那位007本性好喝酒,施季裏茨和普京卻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影片中,施季裏茨大多時間都是獨處,抽煙,喝咖啡,望著窗外沉思。
事實上,1963年叛逃蘇聯的英國間諜菲爾比(Kim Phiby)說,間諜如此愛思考?肯定堅持不了多久。
1991年普京已經離開KGB、為聖彼得堡市長工作期間,曾經在一部紀錄片中首次承認自己的間諜生涯。
這部紀錄片中還有《春天的十七個瞬間》場景的重現,施季裏茨開車返回柏林的場面當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普京開著俄國產的伏爾加轎車,但配樂是連續劇的主旋律。
電視劇當中,普京這位俄國未來的總統警告說,存在「我們的國家在一段時間內轉向極權主義」的危險。
普京還說,「但是危險並不在於執法機構,也不是國家安全部門或者警察,甚至不是軍隊,危險在於我們的心態。我們都會想,我個人有時候甚至也這麼想過,如果我們用鐵腕帶來秩序,生活就會更加容易、更加舒適、更加安全。但實際上,我們不會舒服太久,鐵腕很快就會讓我們所有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