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如海嘯沖蝕全球,隨著中國停工,世界供應鏈也陷入青黃不接,讓不少國家意識到,過去是多麼依賴單一國家。就在此時,另一個勞動人口、土地幅員都與中國平起平坐的大國──印度,終於看到等待多年的契機,躍躍欲試想取代「世界工廠」的地位。印度正在嘗試吸引企業進駐,助他們分散風險,慢慢減輕對中國的依賴。
印度交通部長賈德卡利(Nitin Gadkari)在近期BBC專訪裡直言,中國的全球地位衰退對印度而言是「因禍得福」。
印度擁有勞動力便宜、龐大且不斷成長的國內市場等優勢,印度自2014年9月開始推動「印度製造計劃」(Make in India initiative),鼓勵企業在本地生產產品,希望將製造業生產比例提升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5%以上,動員至少25個部門全力投入。根據印度政府計劃,未來將專攻10大產業,包括電子、汽車、醫藥、醫療器材、重機械、電能、太陽能、食品加工、化學與紡織業。
總人口與巴西相當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已經組成經濟團隊,致力吸引有意放棄中國的公司入駐。《彭博社》(Bloomberg)報導,印度還在準備劃出總面積相當於兩個盧森堡(約5000平方公里)的區域,提供給嘗試遷離中國的製造業者,而且已與上千家美國跨國企業接洽。
然而,挪移整條供應鏈絕非易事,印度的優點雖多,缺點卻也難以忽視。曾任印度金融委員會(FCI)助理主任的印度經濟諮詢公司(Indonomics Consulting)首席經濟學家辛赫(Ritesh Kumar Singh),近日在《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專文分析,印度法規太多「彈性」特質,難以履約的不穩定環境讓投資者卻步,印度若真的想取代中國地位,現在就必須清除很多制度面的障礙。
對投資者而言,很多不同部門的法規常常帶來困擾,舉例而言,醫療器材的價格上限阻礙了企業獲利程度;印度對於原物料的保護主義,包括人造纖維與鋼材等等,都增加了下游產業的生產成本;電商相關法規也排擠亞馬遜(Amazon)等外國企業。雖然人人都想搶進擁有14億人口的市場,但麻煩的法規足以讓企業猶豫。
辛赫指出,總理莫迪(Minister Narendra)上任六年來,遲遲沒有解決稅制複雜的爭端,2016年7月,新德里當局還向58個國家發出片面通知,表示目前的雙邊貿易協定將「不再續約」,其中最重要的規定之一是當外國廠商面臨法規變動造成的損失時,有權向印度政府求償。印度政府單方面刪除這條規定,企業毫無招架之力,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印度司法系統的龜速處理。可能出於相同原因,「印度製造計劃」的進展速度至今也是龜速,從2013-2014年的17.2%,到2019-2020年只成長了0.3%,目前製造業的GDP占比還是僅有17.5%。
莫迪領導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強烈的保護主義,針對外國企業、具排他性的法規,正如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的「許可證體制」(Licence Raj,1947-1990),造成許多舞弊和貪汙問題,不但沒有保護,還可能導致工業基礎建設不足、傷及出口表現等副作用。英商旗下的印度電信商Vodafone與油氣公司Cairn等,也因稅制問題與印度政府陷入多起訴訟。
辛赫批評,印度利用人口優勢「已經夠久了」,印度雖然勞動力充足且薪資低廉,但也因為如此,印度市場並沒有足以撐幾大規模製造業的經濟能力。莫迪領導下的印度,雖然近年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等國際組織的投資環境排名榜成功上升不少,但中央政府在合約期限上經常模糊其詞,地方政府也經常忽略自身的契約責任,非常不利企業運作。
辛赫語重心長提醒,新德里當局若真心想吸引一流的外資製造業,必須針對稅收、貿易與投資法規來場改頭換面,就如當年開放時期的中國。即使美國等國家紛紛改採保護主義,印度也不該跟進,如此才有可能打破企業的心牆,真正成為新一代「世界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