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謙觀點:「希望台灣被攻擊」,美國才能展開報復?

2020-05-29 07:00

? 人氣

蔡英文總統作為台灣的當家人,對於台灣的存亡興廢,自是比美國人多出多幾許的戒慎。(資料照,AP)

蔡英文總統作為台灣的當家人,對於台灣的存亡興廢,自是比美國人多出多幾許的戒慎。(資料照,AP)

感謝台北國史館做的電子化檔案史料文物網,讓遠程翻閱各種有關檔案變得無比簡便。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天,在看到1964年10月24日,蔣介石召見美國CIA副局長克萊恩,主要談論中國大陸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成功試爆後,美台和亞洲今後如何應對的歧見。克萊恩在談話中,仍重複此前美方一貫的評估,認為中共擁有原子彈後,由於投射能力和載具有限,政治意涵遠高於軍事意義。

但蔣在談話中,則力駁美國人此論,稱原子彈對攻台行動的軍事意義極大,疾陳美方撥給台灣軍事設備,由台灣自己派出人員赴大陸破壞大陸核子設備的迫切性。言談最後不歡而散,蔣介石撂下一句,「現在是美國要做出明確抉擇──是以毛匪為友,還是以蔣介石為友」的時候了。

蔣中正(取自網路)
蔣中正認為原子彈對台灣的軍事意義極大,也是美國該表明立場的時候了。(資料照,取自網路)

1964年10月24日的這場談話,離1971年10 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案,就中國代表權問題做出排台納陸決定還有整整七年。

當然,這份卷宗(卷名:外交—蔣中正接見美方代表談話紀錄(二十四);入藏登錄號: 005000000737A)中,最讓我訝異還反覆看了兩次確認沒看錯的,是克萊恩在聽到蔣介石落落長地反覆說明原子彈如何可以被跨海攜帶、如何可以用轟炸機改裝攻台後的回應。

久熟悉於蔣氏父子的克萊恩說,「個人站在朋友的立場上,卻希望中共用武力來攻擊,反倒可使美國起而採取報復的行動」

當年,美國希望台灣軍政力量之存續,以牽制尚未完全和美關係化的中國大陸。但又不願意台方的反攻計劃(詳見同一網站上公布的,關於國光演習、野龍計畫等已解密檔案)或針對大陸核設施貿然採取「外科手術」行動,以防把美國拖入又一場大戰中。

雖蔣介石力陳,1964年的蘇俄斷不會再繼續幫助北京,但美仍不允台方主動挑起戰端。然而,如果台灣一旦被攻擊(此處對話的背景還是原子彈攻擊),美國「站在朋友的立場上」,卻是「希望的」。

因為,台灣的如此受擊,反倒可為美國提供了一個對大陸進行局部性報復打擊的理由。

蔣介石對此的回應是,到時候台灣都已經被原子毀滅了,美國還有什麼可保護的?(按照檔案案文的修改,蔣一開始應該是把翻譯所說的「報復」聽成了「保護」)

從這段坦承而激烈的對話中,也可以看出蔣作為台島之主,和克萊恩作為美國軍情要員,兩者雖然意識形態目標相近,但對於台灣的思考和情感是截然不同。

蔣介石作為台灣當時的領導人,對於台灣的興亡存廢,顯然要比美國人多出許多倍的戒慎之心,一方面對核威脅看得更迫切,二方面也絕不至雲淡風輕地說出「卻希望被武力攻擊」這樣的話。

2020年的今天回看1964年的這場對話,雖然陸美台形勢大異,但一些邏輯仍是延續的。

正如我在日常也不時說明的一樣,今日的美台當局者,雖然意識型態目標空前接近(或許可以說是1979年以來最接近的一組),但兩者對台灣的思考仍是不同的。

蔡英文團隊作為台灣的當家人,對於台灣的存亡興廢,自是比美國人多出多幾許的戒慎。因此,也才有520講話中提出的,對繼續賡續中華民國體制而不撤廢之(雖然重點聚焦到過去70年來)、繼續維持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法制等戰略再保證,還釋出自己將「負起責任」「堅守原則」等語,暗示其在第二個任期內,對台灣內部的風控將繼續有所作為。

20200520-第15任總統蔡英文20日上午在總統府內宣誓就職,並唱國歌。(取自總統府flickr)
總統蔡英文20日宣誓就職,並保證任內會負起維持兩岸關係之責。(資料照,取自總統府flickr)

(ps.蔡易餘委員則無意中挨了風控第一槍,相信蔡總統內心會對他說一聲:感謝兼歹勢!)

然而,在今日美國對陸戰略日趨尖銳化的趨勢下,美國對台灣如何進行運用的思考,和準備offer給台灣的一些可能過往不太能想像的選項,台灣該如何接招?能否對其中一些激烈選項具有說不或者討價還價的權利,或已是台北朝野不得不認真思考、進行推演的問題。

*作者為媒體人,本文經授權同意轉載自作者臉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