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政院方發放振興券的政策,執政的民進黨在中常會上砲聲隆隆,主席蔡英文也指示發放要簡單。在此同時電商團體也大表不滿,因為他們排除在消費管道,對此政院發言人表示,受此波疫情重創以小吃店之類實體商家為主,且說經濟所得大部份還是會回歸電商,讓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其實今日民進黨內所提發放振興券與民對幹問題,外界和國民黨團先前便早就指出,目前媒體報導發放日期可能就在6月,因為國內疫情趨緩本土病例數十日未現下,解封要讓市場動起來,先得金流入民眾口袋中。那若政院真有心且不會死不認錯,不會把振興券搞成糧票,又不會徒增低薪和貧富差強大下民心憤怒,那首先排富是平撫民心之道,能找零才能有基本的好用,也才能讓券等同鈔票效果,因為政府的確想救市,但不找零就存有強迫餵食般的反效果,政府不能讓民眾能自主多元消費,帶券出門消費還要先準備好紙鈔和硬幣去加減乘除,明明就是出自人民納稅錢,用起來卻五花大綁,商家和消費者用到兩討厭,那只會把火氣都刺激出來。
同樣的既然政府規劃振興券有虛擬儲值和實體兩種,那民眾自然會納悶,何以電子支付的振興券(包含實體)不能用在電商的網路購物,因為商品最後到消費者手上都是源自於製造業,電商一樣能產生帶動市場效果和緩和無薪假,現在政院發言人搬出經濟所得大部份還是回歸電商理論,可能許多專家都聽不懂,拿去問總統大概也搖頭,因為兩者通路不一,現在很明顯就是政府認為疫情期間電商受益,所以便在振興券上阻撓,但民眾要的是便利,不是指定通路下去消費,而且先前產業紓困上政府便該先著手,現在還要在振興券使用上綁手綁腳,那不就是人民公社下的消費模式。而且若真如政院發言人所言,所得最後會回歸電商,那豈不是亞馬遜是靠實體大賣場生意去成長一般怪異。明明是網路時代才興起的商業模式,卻瞎扯到和夜市連結,只能說為了掩飾缺失不惜說謊。
為何執政和在野立委都說幹,就是根本沒達到好用好領好刺激的目標,其中心結人人皆知,其實很簡單,子女過年給父母紅包,會去要求又指點如何用嗎,這就是心意到,雙方都滿意,當政府發個紅包給民眾,弄到有如發白包整人為樂,還要彰顯官大學問大,彼等皆愚民不知本官用心良苦,那嗟來食下一定民心向背。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