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總歸來說,振興券跟消費券一樣,根本解決不了消費者的信心不足問題;況且,振興券可以用到年底,因此沒有一般券子的緊急時效問題,因此大多數都更容易變成日常開銷,振興也只能振興一點點。當然,或許現在台灣疫情趨緩(防疫有成又接近夏日),消費者信心或許慢慢回溫,而這個振興券若真能碰準回溫的時機,就能起到點火、助燃的功效;只是現在國際經濟還未見起色,而台灣又高度倚賴外貿,要讓消費者重拾信心,只有疫苗成功開發與國際疫情穩定重新開放才有可能化解。這個時機下如此重本,反而顯得有點倉卒。
但意外的效果是,這次振興券財富重分配的效果比消費券好,因為弱勢可以直接拿券,而其他收入較高者則必須付出一千元的代價。但財富重分配本來就不是政策目標,只能說是正面副作用。
我原先的預想是:要求民眾以單筆消費一千元以上的發票來換取振興券;經濟振興的主要效果不在券子的流通,而是換取券子的一千元前提。但這會造成對民怨以及龐大的行政成本,因此各有利弊。
不過,這次疫情所造成的經濟風暴根本與金融風暴不同,主要受損的行業非常顯著,主要是餐飲、旅遊與航空。因此,如果針對這幾個行業對症下藥,或許對刺激經濟的效果會更好。但要直接論說:這次經濟困頓狀況不同,所以振興券用於當下比消費券用於金融風暴時更有效,這需要更多經濟數據還有論證去推演,否則任何主張都是意氣之爭。
至於還有吵一個議題,就是到底有沒有變現的問題?變現的問題在消費券就有。而變現的誘因在於:第一,券子使用範圍狹隘,無法滿足需求;第二,如果需要先消費一千才能有三千,那自然窮人變有變現的誘因,因為他不一定拿的出一千塊;第三,券子面額過大,不敷使用於日常開銷。但如今振興券的使用範圍比消費券大,一般人所欲購買的東西都應該在範圍內,而弱勢目前都免費取得振興券,因此應該是不太需要擔心變現的問題發生。但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最麻煩也是政策目標與個體誘因的矛盾:券子面額大且不可找零,這樣才能促進單筆花費大,進而促進消費,但對消費者而言,面額小越好用,且越能應付日常開銷,只是政策制定者不樂見消費者把券子當一般貨幣使用,而無法達到刺激經濟的效果;所以,政策制定者有把面額擴大的誘因,但一旦面額過大變會讓消費者將券子變現的誘因變強。不過,最後一個問題不是爭論重點,因為消費券與振興券面額相同,都是200元與500元,因此兩種券子在此條件下的變現誘因應該是差不多(或許振興券會更低啦!畢竟現在物價比2008年還高,因此相對而言,面額變小了!怎麼說著說著荷包開始流淚,嗚嗚嗚)。
*作者為政治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