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多維觀點》「反中」不是台灣的最高指導原則

2020-06-10 05:30

? 人氣

從陸委會近期發佈的民調可以發現,台灣人傾向獨立的比例有所增高,但「反中」只能是一種政治取態,而難以成為「守護台灣民主自由」的方式,更不可能成為台灣人的最高指導原則。(資料照,蔡親傑攝)

從陸委會近期發佈的民調可以發現,台灣人傾向獨立的比例有所增高,但「反中」只能是一種政治取態,而難以成為「守護台灣民主自由」的方式,更不可能成為台灣人的最高指導原則。(資料照,蔡親傑攝)

去年,由蔡政府主力推動、被簡稱為「中共代理人法」的《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最終在民進黨的「多方考量」下無疾而終,改由《反滲透法》取而代之。但不論「中共代理人法」通不與否,「中共同路人」一詞依然會活躍在台灣的各個角落,不時奉贈給需要打擊的對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託《反滲透法》草案的福,《營業秘密法》修法趕在立院第9屆最後一次院會完成三讀。(柯承惠攝)
《反滲透法》通過。(資料照,柯承惠攝)

從賴清德的「親中愛台」及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被視為「舔共」,到近期台北市議員邱威傑及YouTuber「Cheap」,也分別因為預測罷韓不會成功、以及稱讚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質詢認真,被厲聲抨擊為「中共同路人」。隨著本土意識高漲的「台派」掌握網路話語權,「中共同路人」的認定標準也變得越發嚴格,連時代力量前黨主席黃國昌如此「旗幟鮮明」的政治人物,都逃不過這頂「紅帽」。

「某某某是中共同路人」,近年來這種說法在台灣屢見不鮮,被如此指稱的一方輕則反駁澄清,重責揚言提告。從邱威傑暴跳如雷的反駁「還在講我中共同路人」便能得知,不分黨派立場,沒有人願意被貼上如此沉重的標籤。追根究柢,這當然跟近年來政治人物所掀起的「反中」情緒有極大關聯,再加上香港反修例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等事件的催化,「反中」更成為台灣社會的最高指導原則,無人敢在此時與之對撞。

新冠肺炎病毒起源眾說紛紜,各方將矛頭指向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美聯社)
新冠肺炎病毒起源眾說紛紜,各方將矛頭指向中國武漢。(資料照,美聯社)

「反中」背後的邏輯根源

然而,「反中」成為主流意識的背後,蘊含什麼概念,卻值得民眾細細深究。對許多人而言,「反中」的道理極其簡單,無疑是為了「保台」、抵禦大陸併吞台灣。若進一步詢問為何排斥兩岸統一?答案也會相當一致:「因為台灣奉行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價值與體制,與對岸並不相同。」

顯然台灣人「反中」並不只是反中國大陸,更多的是反威權專制、反言論控管、重視人權法治等價值理念,並認為對岸與此些「普世價值」背道而馳,不願與之為伍;或者認為兩岸統一後,大陸必然會對台灣當前信奉的價值體系有所侵蝕,這也是為何「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論調始終佔有一席之地。

佔中時懸掛的布條,其中一幅「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在太陽花運動時就開始流傳。(BBC中文網)
佔中時懸掛的布條,其中一幅「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在太陽花運動時就開始流傳。(資料照,BBC中文網)

先不談台灣與香港情況本就有所不同,對大陸而言,「消滅台灣民主自由」也並非兩岸統一的目的,但假設這一切憂慮都是真實的,在綜合國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要如何才能有效的「抗中保台」?不斷強調對「普世價值」的追求,藉此加強與對岸思想體制的差異,恐怕是台灣人所剩無幾的方法。

沒有人會否認「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重要性,但當台灣人將這八字箴言如真理般不斷歌頌,同時又把「反中」視為至高無上的行為準則時,反而顯現出其中的矛盾與虛偽,且自證了台灣人對於「普世價值」,並沒有比對岸更高的堅持與追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