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行動團返抵國門,衛福部長陳時中自評此行成績「至少60分」,我不曉得他的給分標準是什麼,不予置評,但是此番「萬里趨戰」,卻完全違反《孫子兵法》的原則。
行動團在日內瓦的主要訴求:台灣不應該被摒棄在WHO之外。可是,這次行動之後,台灣距離WHO是更近了,還是更遠了?答案如果是後者,那就應該檢討這次「作戰行動」,庶免下次仍蹈覆轍。
《孫子兵法》有2句堪為此次檢討之用,第一句是「勝可知,而不可為」。這一句出自〈形〉篇,意思是「善戰者能夠創造自己『不敗』的條件,而不是處於劣勢卻硬攻」;第二是「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這一句出自〈虛實〉篇,意思是「不前往對手工事完備的戰場求戰」。
先說後者,WHA是中國的「主場」:他是會員國,且秘書長是香港人(上週已改選,但新任者仍然親中國),我們既然沒有邀請函,就連會場都進不去,這就是「後處戰地而趨戰」,勞而無功乃意料中事。跟一些友好國家的代表團聚會、餐敘就能稱之為「勝利」嗎?就算那是勝利,這樣的「勝利」能累積出什麼戰果?
戰國時,張儀推動「連橫」,他對齊宣王說:「齊國與魯國交戰三次,魯國三勝,但最終卻免不了亡國。打勝仗卻亡國,為什麼?因為齊國大、魯國小。秦國與趙國交戰四次,趙國四勝,但卻損失數十萬軍隊,只能勉強保住都城邯鄲而已。戰勝而國危,為什麼?因為秦國強、趙國弱。」齊宣王聽了張儀的話,跟秦國締結和約。
張儀說的有沒有道理?有。小國好戰必致「數勝而國危」,何況不勝。我們如果每年都只能跑去日內瓦「行動抗議」,非但不會有任何「戰果」,其實徒然浪費時間、金錢而已。如果外交戰場都成為「WHA模式」,我們還能有什麼空間!
然而,齊宣王「求和」卻也不對,一味求和的結果,只會換得一時的和平與長久的屈辱,卻不見得能得到長久的和平。
於是要說到前述《孫子兵法》那句「勝可知,而不可為」:創造己方的不敗條件。
「世衛行動團」還在日內瓦的同時,有一位美國科學家正在台灣,他是NIH(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深副研究員、登革熱疫苗發明人懷海德博士(Dr. Steven Whitehead),他此行目的是為登革熱疫苗啟動二期臨床試驗做技術指導。這個計畫是WHO在前年年會做成的協議,由NIH與台灣合作開發登革熱疫苗。懷海德去年首度為此計畫來台,曾向陳建仁副總統簡報說明台美抗疫合作的計畫內容。而這次來台,等於宣告計畫正式啟動。重點在於,啟動的不是只有「台灣抗登革熱疫苗計畫」,而是包括「亞洲17國的登革熱疫苗計畫」。因為,NIH是授權台灣的高端疫苗(原基亞疫苗)進行臨床試驗,試驗一旦成功,將涵蓋亞洲17國的疫苗生產供應。
也就是說,有朝一日登革熱疫苗發展成功,台灣對WHO決議的全球抗疫將再記一次大功(如同過去抗肝炎),美國要幫我們講話將有具體事蹟可為佐證,亞洲17國的朋友可以更振振有辭力挺台灣加入WHO(至少參加WHA年會)。
做重要的一點,中國在這件事情上頭,完全用不上力。因為,中國的疫苗品質,連大陸同胞都不放心,寧可多花錢施打進口疫苗,而這就是「創造己方的不敗條件」。
《解頤集》一則寓言:某翁性慳吝,一日客來,值午餐時分。翁曰:「寒舍無食物可待客。」客指庭中一雞,曰:「食牠。」翁曰:「奈何無柴可炊。」客指庭外竹籬笆:「燒它。」
當然這是調侃吝嗇鬼的笑話,但卻饒富寓言意味:食物與柴火就在自家庭院,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呢?——用在爭取WHA門票,是不是很有啟發性?
WHA的門票其實可以在自家(與鄰近的亞洲)取得,遠赴日內瓦踢館,勞民傷財還不成功,還要繼續嗎?
但若執政當局「志不在參加」,只是想要藉此「切割中國」,那就另當別論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