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解構與再溶合?談中華民國憲法被異化的過程

2020-06-17 05:30

? 人氣

前總統李登輝(見圖)任內推動的憲法工程,讓中華民國憲法朝向本土化發展。(資料照,顏麟宇攝)

前總統李登輝(見圖)任內推動的憲法工程,讓中華民國憲法朝向本土化發展。(資料照,顏麟宇攝)

中華民國的制憲活動,係自清末開始萌芽,後經民初北京政府時期的激盪演變,直至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在內憂外患之中,經過將近20年的發展,終於由國民大會於1946年12月25日完成《中華民國憲法》之制訂工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幸的是,《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後不久,由於國民政府與中國共產黨後來作戰失利,故為顧及「行憲」與「戡亂」之兩全,未幾乃於1948年5月10日公布施行由國民大會所制定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本來,臨時條款預定僅為臨時性質,因此曾明訂國民大會應至遲於1950年12月25日以前召開臨時會,就是否修改憲法及臨時條款應否延期等議題展開討論,而其內容亦僅限於賦予總統以緊急處分大權;未幾,國民政府播遷台灣,自始臨時條款即花落台灣島成為憲法的太上法,並歷經1960年3月、1966年2月、3月以及1972年3月的4次修訂,其主要內容為:「總統、副總統連任之不受限制;總統得設置動員勘亂機構,決定有關戡亂大政方針,處理戰地政務;總統得調整中央政府之行政機構、人事機構及其組織;總統得訂頒辦法充實中央民意代表機構,不受憲法之限制;國民大會得制定辦法,創制中央法律原則與複決中央法律,不受憲法限制等。」總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無疑是凌駕憲法之上,惟縱觀彼時代背景,國民黨為保存中華民國的香火,在自由地區延續該臨時條款,能有助於迅速決定國家之大政方針,某程度上,有其必要性。其後,《中華民國憲法》於1987年台灣省宣佈解嚴至今,總共經歷7次憲改,形成現行《中華民國憲法暨增修條文》的特殊憲政體例。

細數歷次修憲,其觸發點乃推1990年6月21日的由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作成的釋字第261號解釋,原則上為維繫憲政體制,故有必要對中央民意代表之任期制度由憲法所明確規範,後來中華民國遭遇重大變故,致使未能改選而繼續行使職權之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當選就任後,乃仿佛無限期連任,這似乎與民意代表之定期改選,係為反映民意,貫徹民主憲政之途徑等民主政治相違背;加之釋字第31號解釋、憲法第28條第2項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第6項第2款、第3款,既無使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無限期繼續行使職權或變更其任期之意,亦未限制次屆中央民意代表之選舉。本次釋憲結果,係為適應當前情勢,應儘速辦理下屆國會代表選舉。如此也就正式終結了所謂的「萬年國會」。

緊接著的是中華民國憲法本土化運動,始於接替經國先生出任總統的李登輝先生,李氏在繼任後宣示一年內終止動員戡亂條款的決心,執政的中國國民黨便提出「一機關兩階段修憲」之主張;所謂「一機關」,是指國民大會而排除由立法院參與修憲之謂也;至於「兩階段」,則是指前階段須在一年內召開第一屆國民大會之臨時會,由第一屆國民大會通過廢止臨時條款,及提供選舉第二屆中央民意代表法源之憲法增修條文;換言之,此階段純粹以缺乏民意基礎的第一屆國民大會為之,屆任期結束,且動亂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被廢止後,由新選舉產生之第二屆國民大會在具有充份民意基礎下完成第二階段的「實質修憲」,為這時期憲改之最高指導原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