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媽媽說,忖度著這個詞。「一個奴隸?」
多年之後我回想起來,仍像被人在心口打了一拳。憎恨自己的母親是很可悲的,而那天晚上我真的恨我母親。
她的眼神毫無保留地告訴我,她也恨我。
提森寫道,母親嫉恨孩子都站在洛拉那邊,變本加厲使喚她,還不時出言諷刺。提森為了幫助洛拉,試著教洛拉開車,也替她辦了一張提款卡,希望她有一天可以在美國自立,但洛拉與社會隔離太久,嘗試都以失敗收場。
不過,受到孩子影響,提森母親漸漸有了轉變。母親開始對洛拉更好,給她一個房間,幫她作了假牙,兄弟姊妹幫洛拉爭取合法居留權時,母親也積極配合,甚至還曾經帶她一起旅行。
提森的母親1999年過世後,提森把洛拉接來家裡同住,不再要求她任何事情,給她豐厚的薪水,讓閒不下來的洛拉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洛拉學會了看報紙,在庭院蒔花弄草。洛拉83歲那年,提森終於買了機票,帶洛拉回去菲律賓看看,但故鄉早已人事全非。又過了幾年,86歲的洛拉突然倒在家中,沒有太多痛苦的離世。
Growing up with a domestic slave in America https://t.co/PlQyj2bXAN
— BBC World Service (@bbcworldservice) May 25, 2017
獲得廣大迴響 作者遭批「偽善」
提森的文章發表後被美國網友大量轉發,也擴散到菲律賓社群和其他地區,《大西洋月刊》主動將其譯成中文,又引發更多回響。
許多人讀了提森的文章潸然淚下,但更多網友指出,提森應該可以更積極幫助洛拉,身為曾榮獲普立茲調查報導獎的記者,提森竟然沒有為洛拉爭取更多應有的權益,甚至在文中美化洛拉和母親、和家人的關係,令人難以讚揚該文。
《大西洋月刊》編輯台也收到如雪片飛來的哀悼、同情和憤怒留言,也決定開闢一個留言板,讓網友盡情抒發、互相討論。但編輯台表示,提森答應刊出文章後不久,3月時竟在睡眠中自然過世,享年57歲。他甚至不知道主編已決定將這篇文章當成封面,因此無法回應讀者。
這篇文章激起美國關於種族和奴隸制度的激烈討論,尤其在菲律賓社群裡更是如此。許多菲裔民眾忍不住為提森說話,有學者說,亞洲文化比較不敢忤逆長輩,何況牽涉到奴役和非法移民,自然更難以啟齒。
@seattletimes obit writer angry, in story-behind-story @TheAtlantic piece modern day slave 'Lola'/ 'Eudocia. https://t.co/BXbHSMFFba
— Mei Fong/ (@meifongwriter) May 18, 2017
也有第一代的菲律賓移民指出,「家傭」(katulongs ,即英文的helper)確實存在。一名66歲婦女加拉羅莎(Annie Galarosa)說:「菲律賓沒有社會福利可言......聽起來也許很奇怪,但連窮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家傭,這是為了生存發展出來的制度。」
但是,第二代以後在美國長大的菲裔年輕人都說,雖然可以理解提森的掙扎,但他們還是無法坐看自己家庭如此奴役另一個人。
這篇文章不只讓人嘆息,也掀起更多人重視問題的意願,菲律賓網路媒體Rappler貼出不少迴響,一名記者布安(Lian Buan)寫道:「提森是菲律賓人,也是記者和移民,下筆時我覺得好像背叛了同胞,」布安寫道:「但是,這種制度仍是我們的共業,我們必須正視。」
「不管是白人黑人還是亞洲人,奴役就是錯的。」
"I am angry that the story ends in Lola's relatives feeling light and ready to eat." #RapplerBlogs https://t.co/krVDzrOd5T
— Rappler (@rapplerdotcom) May 19,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