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行音樂沒有在華人音樂圈超越台港藝人,反而年輕人追隨韓流跟日本動漫。中國影視業在國際市場表現得慘不忍睹,只有幾齣宮廷連續劇在華人市場受到歡迎。
中國財大氣粗、人口眾多,為什麼中國的文創業表現得這麼差?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就是政治主導一切,改革開放以後又是經濟掛帥,傳統中華文化被視為落後舊思想,而文藝活動變成政治宣傳工具。因此,中國大陸文化自成一格,跟國外(包括華人社會)缺乏連接。
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的時候,中國赤貧如洗,對西方主導的國際遊戲規則一無所知。中國跟同時開放的俄羅斯,面臨艱困的挑戰,那就是吸收主流西方文化,學習國際遊戲規則,再調整採納為本國、但是可以跟國際接軌的制度。中國比俄羅斯運氣好,當它閉關三十年的時候,亞洲已有幾個華人經濟體做好這些辛苦的工作:台灣、香港、新加坡。
三小龍跟西方國家關係密切,熟習西方文化與制度,早將西方經貿規則本土化。規避了長時間的學習曲線,中國直接抄襲已經漢化的制度辦法、生意模式,將文化衝擊降到最低,中國經濟因此能夠史無前例地大躍進,但是對國際主流文化卻僅學到了皮毛。
中國硬崛起缺乏軟實力包裝
習近平上台後重政治、重經濟、輕文藝,社會沒有持續對外面開放,反而管控更嚴格。中國今天富強了、驕傲了,對外來文化更是不屑。中國文化封閉自成一格,跟其他華人社會都有隔閡,更不用說與國際接軌。以電影當例子,台灣中西文化融合,所以李安可以拍出華人社會的《飲食男女》,也可以導演好萊塢的《斷背山》,中國導演張藝謀卻只能夠拍出鄉土的《紅高粱》。
只追求經濟、軍事、政治的硬成長,輕忽人文,中國與西方的文化差異反而因為中國崛起而擴大。中國在內部成功掌控人民的政治文宣,在國際間無法發揮功能,硬崛起缺乏軟實力包裝。這是為什麼新冠病毒之後,中國陷入外交困境的原因。
*作者為外資交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