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拜讀《風傳媒-哀折傷文化事》一文深有同感,筆者將此文分享給朋友。朋友說:「敦南誠品雖然熄燈,信義誠品接棒了,場地更大更舒適,我也是比較喜歡看實體書所以買了很多,也捐了很多到圖書館或教會去,誠品賠了15年才找到經營的方式,光靠賣書是賺不了錢的,所以誠品現在就改成綜合商場,結合其他相關的產業來創造商機維持書店的營運,他的繼承人也了解到網路書店的重要性,不能只靠實體書店,這是時代的變化不得不跟上,我覺得台灣喜歡看書的人還是非常多,文化也是蓬勃的發展,各種書籍的出版我覺得非常多元性包容性很大,我個人是覺得蠻樂觀的啦!」
但筆者接觸的人,買書的真的並不多,因為都被網路所代替了!但誠品轉變了風格所以才能維持,如果光靠書店肯定會賠錢。是的,看好書能增長見識,通常都是作者一生經驗的累積,值得花費,算算用那麼少的代價,買了人家一生的精華,您說值不值得?
朋友說:「去誠品書店發現人還是蠻多的,愛看書的還是愛看書,不愛看書的就是不愛看書,族群不同,我覺得著作是作者的心血結晶,我們用這麼便宜的價錢就可以把它買來看是很值得的,當然我們也要慎選就是了,比起看新聞報導,看好書跟有水準的專業雜誌是多麼好的一件賞心悅目之事。」
最後我跟朋友分享,我們政府根本不太重視文化之事,媒體常報導有一個正向團體,他們的導師注重文化的傳承,經常到國外弘揚愛與和平的公益活動,所做之事都是自費,不需要政府補助,都出自於心甘情願,只為世人好世界更和諧,尤其最近的疫情,這個團體廣為宣傳《防疫手冊中的「三不五多」》,但據聞卻受到國稅局的濫開稅單,還沒得到平反,這件事對文化人而言也是一件感傷之事,會不會因為官僚體系隱藏著,一種臭不可掩的「醬缸文化」,官官相護,小市民如何與官鬥?根本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恐怕又是一件傷心事「哀折傷文化事」!
*作者為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