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是幾乎全世界各學校都驪歌初唱的畢業季,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粟裕有關的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值得每一個台灣人放在心上。話說中共建國後粟裕有次去解放軍某軍校參加畢業典禮,就順口問了一位學員說,為何新中國成立這許久了,我們國家的軍隊還是叫解放軍,不改稱國防軍呢?
「因為台灣到現在還沒解放呀!」,這個年輕軍官回答。「沒錯就是這樣」粟裕高興地說,「你現在可以畢業了。」
1950年的上半年,是台灣命運發展關鍵轉折的一年。1月5日杜魯門總統發表的公開聲明,旨在向中國示好,傳達美國不介入中國內戰衝突。雖然美國將繼續向台灣提供經濟援助,但美國的軍事援助和建言將停止,這向國際社會表達,面對中國新變局的態度,美國重申對華採取開放政策,不在中國境內獲取任何勢力範圍,或建立外國控制制度,不在中國境內取得特殊權利或特權,「靜待塵埃落定」。
中共很快就知道這意味著甚麼,當年6月6日至9日召開的七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建立後快速底定了西藏與台澎金馬以外的全部國土後,中共中央第一次召開的大型政治會議。會議中要統一全黨思想的重點,除了研議如何盡快恢復戰爭創傷,以建設因為連年征戰極度殘破的大陸國土外,另一個要告知全黨全國全軍的重大議題,就是在前一個多月剛剛全勝得手的海南戰役基礎上,討論如何對已經僻處以台灣為核心的國軍東南沿海島嶼防禦圈,迅速進行層層開剝的攻取戰鬥,直至完全解放台灣。
會議上決定由華東國軍的老對手,從孟良崮到徐蚌淮海再到渡江戰役的主帥粟裕負責攻台,並彙報了解放臺灣的準備情況和作戰方案。他認為解放臺灣已經成為全國全軍的重大戰略議題,必須十分謹慎處理。加上前一年10月底到11月初短短一周內,發生的金門與登步戰役居然先後失敗,解放軍必須要做好萬全準備,不可冒進。6月23日他更對毛澤東提出具體攻台的方案,預計在1951年的第二季實施。
在此前必須籌集總共約40萬噸的船隻,以運送三野48個師約50萬部隊過海。加強海軍航空兵與傘兵的建設自不在話下,登陸後除了必須迅速突破防線外,更要能有效應對遭遇國軍有大量裝甲車輛反擊的問題,因此登陸軍各單位必須要加強配備戰防砲、無後座力炮與其他反坦克武器,明顯是記取了金門古寧頭戰役的沉重教訓。
1950年的上半年是台灣最為風雨飄搖的一段時間,1949年底中共第四野戰軍解放了整個兩廣地區以後,大軍頓止於深圳河勒馬洲處,不再向香港前進。作為回報的默契,1950年初英國政府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合法代表。香港很快就發揮了對雙方促成交易的新價值,1950年上半年,整個歐洲的二手船舶市場都傳出消息,只要能把任何船舶開到香港,就會有神秘人來接頭,出價洽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