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中的貞愛─藍明谷與張阿冬的故事
身處於一個悲劇的時代,常使許多人身不由己地成為悲劇中的人物;很不幸,我的家庭就是悲劇時代所產生的悲劇家庭。
嚮往祖國文化的熱血青年
先父藍明谷,生於1919年,日治時期自台南師範學校畢業後,被派至屏東枋寮公學校教書。從小在先祖父藍土生公的薰陶之下,勤讀漢文,滿懷祖國的民族意識,長大後成為一位熱愛鄉土,嚮往祖國文化的熱血青年。當時他看到日人對台灣同胞不公平的對待感到非常不滿,乃於1941年與我的二叔赴日,再轉至北平(今北京)的興亞經濟學院讀書,投入他孺慕已久的祖國懷抱。
崇拜魯迅的精神,與鍾理和志同道合
在北平,先父遇到作家鍾理和先生,因兩人有著共同的理念與興趣─熱愛文學,尤其是崇拜魯迅勇於批判顢頇的當權者以及同情弱勢族群的精神,也都懷有濃厚的漢民族意識而交往密切。先父常向報刊雜誌投稿,一方面抒發心中家國之痛的苦悶,另方面也藉此勉強維生。他為自己取了一個筆名為「慅生」,因為他崇拜屈原的詩文與愛國情懷,由此可推知先父的胸懷與抱負。先父在1947年以「藍青」的筆名在《國聲報》投稿,現在僅存的數篇文章中有三篇〈今孟子見錢縣長〉短文,他模仿孟子見梁惠王的話,寫出當時的父母官唯利是圖以及只顧自己享樂不施仁政的弊病;從文中可以了解他也懷有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主意識。同年也發表〈才與財〉,分析君子憑天賦才能取財,且視財如水,慷慨解囊;小人則憑榨歛取財,視財如命,一毛不拔,諷刺賣國的漢奸為了愛不義之「財」反而送上斷頭台。
懷著滿腔熱情與抱負返臺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先父在旅居北平行醫的梁永祿先生以及時任天津台灣同鄉會長的吳三連先生大力協助之下,於1946年10月在混亂的戰後,突破萬難與在戰爭時投降中國的175位台籍士兵搭乘第一艘返鄉輪船從天津返台,懷著滿腔的熱情與抱負,想為鄉土貢獻一己之力(此訊息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汪毅夫會長提供,但藍博洲先生在《幌馬車之歌續曲》提及我二叔跟他說,戰後「旅平同鄉會」將這些戰俘組成「台灣青年團」,聘請教師及同鄉教他們普通話(國語),以及《三民主義》、中國史等,先父志願擔任講師,但他並未跟這些團員一起返鄉。事實真相如何已不得而知。)回台後,先在教育處擔任辦事員,當時鍾理和先生的兄弟鍾浩東先生擔任基隆中學的校長,需要一位國文老師,因先父的中文基礎深厚,經鍾理和先生介紹,乃於1947年2月進入省立基隆中學任教國文。